小学范文网

导航栏

×
小学生范文 > 实用范文 > 导航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热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函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4、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 ,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教学手段:

教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量角器

学具:量角器需测量的角

教学过程:

一、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课件演示)

1、从生活中引入

提问: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谁能从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从射线引入

提问:

A、昨天我们认识了射线,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B、如果从一点出发任意取两条射线,那出现的是什么图形?

C、哪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谁来指一指。

(二)认识角,总结角的定义

3、 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师在这画上一个点,现在从这点出发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点出发引出第二条射线。

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 (×) (√) (×) (√)

为何第二幅和第四幅图形不是角?(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怎样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总结: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

角的第二定义: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线OA绕端点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B所形成的我们把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

B

0 A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

(1)观看角的图形提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

(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

5、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提问:那么,角的符号是什么?该怎么写,怎么读的呢?(电脑显示)

(1)可以标上三个大写字母,写作:∠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2)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都在中间)

(3)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写作: ∠B,读作:角B

(4)为了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以标上数字,写作∠1,读作:角1

(5)注:区别 “∠”和“

6、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 角的度量

1、学习角的度量

(1)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2) 认识了量角器,那怎样使用它去测量角的度数呢?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合作学习。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边学习测量方法边尝试测量

第一个角,想想有几种方法?

1、要求合作学习探究、测量。

2、反馈汇报:学生边演示边复述过程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概括测量方法(两重合一对)

(1)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可与内零度刻度线重合;也可与外零度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小结:同一个角无论是用内刻度量角,还是用外刻度量角,结果都一样。

6、独立练习测量角的度数(书做一做中第一题1,3与第二题)

(1) 独立测量,师注意查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 课件演示纠正问题

三、度、分、秒的进位制及这些单位间的互化

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我们引入更小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记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 )°,1″=( )′.

例1 将57.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为秒,

0.2′=60″×0.2=12″.

所以 57.32″=57°19′12″.

例2 把10°6′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为分,

36″=( )′×36=0.6′

6′+0.6′=6.6′.

再把6.6′化为度,

6.6′=( )°×6.6=0.11°.

所以 10°6′36″=10.11°.

四、巩固练习

课本P122练习

五、总结: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都学了那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课本P123 3、4.(1)(3)、5.(2)(4)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已知A(-2,0),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不存在

(2)已知动点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

5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实轴长为,焦距为。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求|PA|

【设计意图】

运用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使问题化归为几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类问题。例2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辨析。

【学情预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学生看上去都能顺利解答本题,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实上,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写出点A的轨迹,有了练习题1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就显得颇为简单,因此面对例2(1),多数学生应该能准确给出解答,但是对于例2(2)这样相对比较陌生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我提醒学生把3/5和离心率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和第二定义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如果时间允许,练习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数学猜想、试验的机会。

练习:设点Q是圆C:(x1)2225|AB|的最小值。 3y225上动点,点A(1,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引申:若将点A移到圆C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当然,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的话,

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知识链接】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

2.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二)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举例

1.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曲线上一点,若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2,求P到右准线的距离。

2.|PF1||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MF|最小时,求M点的坐标。

(3)已知点P(-2,3)及焦点为F的抛物线y,在抛物线上求一点M,使|PM|+|FM|最小。

5.已知A(4,0),B(2,2)是椭圆1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A|+|MB|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将借助于,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3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喜欢新鲜事物,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思维还不是很成熟.

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一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四个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主”的教学思想。

2.学法指导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学生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教师提供的素材经历创设情境→获得新知→作图察质→问题探究→归纳性质→学以致用→趁热打铁→画龙点睛→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运动变化过程,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

4.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冰河世纪》这个电影?先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2)考古学家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冻土层内某微量元素的含量P与年份t的关系:,这是一个指数式,由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此指数式可改写为对数式。

(3)考古学家提取了冻土层内微量元素,确定它的残余量约占原始含量的1%,即P=0.01,代入对数式,可知

(4)由表格中的数据:

碳14的含量P

0.5

0.3

0.1

0.01

0.001

生物死亡年数t

5730

9953

19035

39069

57104

可读出精确年份为39069,当P值为0.001时,t大约为57104年,所以每一个P值都与一个t值相对应,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p与t之间是函数关系。

(5)数学知识不但可以解决猛犸象的封存时间,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解决视频中的遗留问题,就是不知道咱们中国的猛犸象克隆问题会由班里的哪位同学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6)把函数模型一般化,可给出对数函数的概念。

通过这个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和学生一起分析处理问题,体会函数关系,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形成概念、获得新知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解:(1)函数的定义域是。

(2)函数的定义域是。

归纳:形如的的函数的定义域要考虑—

三、探究归纳、总结性质

活动1:小组合作,每个组内分别利用描点法画和的图象,组长合理分工,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选取完成最好、最快的小组,由组长在班内展示。

活动2:小组讨论,对任意的a值,对数函数图象怎么画?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举手,共同画图。

活动3:对a>1时,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图象有哪些图形特征吗?

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下表左边:

函数的图象特征

函数的性质

图象都位于y轴的右方

定义域是

图象向上向下无限延展

值域是R

图象都经过点(1,0)

当x=1时,总有y=0

当a>1时,图象逐渐上升;

当0当a>1时,是增函数

当0通过对定义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

通过作出具体函数图象,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学生可类比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独立研究对数函数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右边,对0<a<1时,找两位同学一问一答共同完成,再次体现数形结合。

四、探究延伸

(1)探讨对数函数中的符号规律.

(2)探究底数分别为与的对数函数图像的关系.

(3)在第一象限中,探究底数分别为的对数函数图象与底数a的关系.

五、分析例题、巩固新知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解:

(1)在上是增函数,

且3.4

(2)在上是减函数,

且3.4

(3)注:底数非常数,要分类讨论的范围.

当a>1时,在上是增函数,

且3.4

当0且3.4

练习1: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练习2: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找学生上黑板讲解练习2的第一题,强调多种做法,一起完成第二小题.)

考察学生对对数函数图像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强调数形结合。

通过运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逐步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对比总结、深化认识

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强调哪些是重要内容

(1)对数函数的定义;

(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对数函数的三个结论;

(4)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1)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课本74页,习题2.2中7,8;

(3)上网搜集一些运用对数函数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予以解答.

八、评价分析

坚持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情绪、状态、积极性、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习互动中,评价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

在解决问题练习和作业中,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适时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发挥知识系统的整体优势,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课后作业的设计意图:

一、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落实教学目标;二、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为数学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科学氛围。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

2.展示目标、检查预习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3)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5)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6)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7)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

(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

5、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⑴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⑵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则此几何体是棱柱。

答案 A B

6、课堂检测:

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7.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一、柱、锥、台、球的结构

二、例题

例1

变式1、2

【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通过图形探究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二、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然后填空

(1)多面体的概念: 叫多面体,

叫多面体的面, 叫多面体的棱,

叫多面体的顶点。

① 棱柱:两个面 ,其余各面都是 ,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 ,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柱

②棱锥:有一个面是 ,其余各面都是 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锥

③棱台:用一个 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 ,叫作棱台。

(2)旋转体的概念: 叫旋转体, 叫旋转体的轴。

①圆柱: 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②圆锥: 所围成的几何

体叫做圆锥

③圆台: 的部分叫圆台

. ④球的定义

思考:

(1)试分析多面体与旋转体有何去别

(2)球面球体有何去别

(3)圆与球有何去别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64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基础模块(128学时)第1单元集合(10学时)

第2单元不等式(8学时)

第3单元函数(12学时)

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学时)

第5单元三角函数(18学时)

第6单元数列(10学时)

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学时)

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18学时)

第9单元立体几何(14学时)

第10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16学时)

2.职业模块

第1单元三角计算及其应用(16学时)

第2单元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2学时)

第3单元复数及其应用(10学时)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6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前呼后应

(3)三线合一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法则,学会用法则求一些函数的导数;

2.理解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法则,学会用法则求乘积形式的函数的导数;

3.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法则求函数的导数.

教学重点: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默写)

(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 .

(3)由定义求导数的基本步骤(三步法).

2.探究活动.

例1 求的导数.

思考 已知,怎样求呢?

二、建构数学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求导法则:

三、数学运用

练习 课本P22练习1~5题.

点评:正确运用函数的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四、拓展探究

点评 求导数前的变形,目的在于简化运算;如遇求多个积的导数,可以逐层分组进行;求导数后应对结果进行整理化简.

五、回顾小结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求导法则.

六、课外作业

1.见课本P26习题1.2第1,2,5~7题.

2.补充:已知点P(-1,1),点Q(2,4)是曲线y=x2上的两点,求与直线PQ平行的曲线y=x2的切线方程.

文章来源:http://m.386h.com/shiyongfanwen/7759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