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共产党中著名的将军,是红军领袖人物。起初,我以为他就像电视上那些在军事演习中坐在装甲车里,不苟言笑的将领一样板着脸,让人不敢靠近。可看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这样的平易近人。
彭德怀行五出身,在湖南、南昌都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成为一名军官。后来,彭德怀以自己的第一团为核心,联合起它官兵和学生发起起义。两年后,彭德怀积聚一支约八千人的铁军红军五军团,他们攻占长沙,将国民党六万赶跑。这种种经历,使得彭德怀作战经验丰富,有战略思想,为日后成为司令打下基础。
在书中,彭德怀十分关心部下与同伴,在一次长征中,整整六千英里,大部分都是步行,而他的马都让给走累了或受了伤的同伴。彭德怀也十分节简,伙食就跟部下一样,不搞特殊,一般都是白菜,面条、豆、羊肉之类。他的部都很敬重这位领导。而看看现在那些有权力的肉,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穿着名牌西装,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将百姓放在眼里。相较之下就能看出元帅是多质朴,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和其他百姓没差别,多么平易近人啊!
彭德怀还很喜欢孩子,他身后有一群红小鬼跟着,他们也充当许多职务。彭德怀常常和两三个小孩坐在一起,向他们教授政治,也不耻下问地询问百姓现状。
更加难得的是彭德怀二分大度,不拘小节。他不在乎敌人有多痛恨自己,有多想杀了自己。他没有大费周章的去布置自己的保安任务,他的司令部外仅有一个哨兵。我想就算红军要安排一个排去保护他,他也不会同意。彭德怀甚至将自己、徐海东、毛泽东等人的通缉传单保存下来,在背面印红军宣传品。这样的豪放,他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他真的一点不在乎吗?
总而言之,彭德怀一反传统、严肃的将军形象,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但他是那样有趣、可爱,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
《中国敬老故事精华》讲的是:中国五千多年来,历代名人敬老爱老的事迹。如:汉文帝刘恒,母亲生病,作为皇帝,亲自在母亲床前陪伴,每次都要亲自尝过汤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陈毅元帅为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换尿裤等。
看完《中国敬老故事精华》后,我才知道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怪不得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周六雷打不动都要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原来是要我们尊敬长辈呢!就像《弟子规》里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样。我们一定要做到才对。
平时放学,我看见有个孩子想让妈妈买玩具,妈妈不给他买,他就朝妈妈哄,甚至动手打妈妈,这太不应该了,孝敬长辈,尊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作为我们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洗自己的内裤、洗一些小袜子、叠被子等就是尊敬长辈,尊敬父母的表现,但是敬老不是只在一天做,过了这天就不做了,应该每天都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才是。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加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一定会把它用到实际行动中去。
我读了《中国妈妈》这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儿子的耳朵聋了,母亲带他去北京求医,但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可是母亲没有放弃,她帮助儿子克服种种困难,使儿子当上了记者。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母亲的故事。让我想到发生在我真实生活里的一件事情。
记得那年我 小学一年级,那天下午,快要放学的前一节课上,同学们在认真地听着课。忽然,一阵滂沱大雨从天而降,哗啦啦地倾泻下来。到放学的时候,许多家长都拥到教室门口来接,而接我的人正是爸爸。出来教学楼,爸爸把大半个雨伞都打在我的头上,而他只遮到一点点,雨把他的衣服都淋湿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向前走着。
我觉得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默默无闻的、无私的;虽然没个人除了父母还有其他很多人关爱着,但是这种关怀比不上母爱的伟大和父爱的深刻。
每个人都在感恩中成长,我们不仅要感谢父母,也要感谢更多人的爱护。就像花草树木感谢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一样!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读完已故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是为此文
《丑陋的中国人》,名字就让人振聋发聩。它给我以震撼,晴天霹雳般的震撼,哀己不幸怒己不争的震撼。我们总是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优秀人才,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却始终不能强大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就有劣根性,中国人的人性中有很丑陋的方面。脏乱吵,窝里斗,奴性,没有包容性,死不认错,虚伪,做事只有五分钟热度,神经质的恐惧(对官,对黑势力,对医生,对暴君),不会理智反省,利不十,不变法,没有公德,自私自利,崇古,欺负外地人,对陌生人冷若冰霜....
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我自己的感受:骂得好,醍醐灌顶。
这本书的附录里面有一篇文章《你这样回答吗?比裔美籍司礼义神父谈丑陋的中国人》,从一个比利时中国通的角度表述了一些观点,引人深思。他认为中国复兴的慢,起吗有以下几个原因。我觉得说的很对。
一,中国人只有家的观念,没有国的观念。
这是导致我们没有公德,没有爱心的根本原因!家里的灯是要人走灯灭的,学校的单位的就不管了;家里的地面是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公共场所就可以随便乱扔了;名车名表是要买的,要捐款是没钱的(每逢捐款,最积极的是还没被社会污染太深的学生和赤子之心的华侨,别听央视乱吹)等等等等。大家都要自我反省。
二,中国文明发展到清初,达到了极点,唯我独尊,这封锁了中国人向外学习的能力。
也封锁了中国人向别人学习的能力。我承认,我以前就有唯我独尊的思想,很少与人交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需要在平等的态度下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三,中国在派人到西方学习科技的主张上,缺乏一套统一的政策。
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只觉得中国人的爱国心不强,譬如留学生回国率就不太高。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这是在开学前的某天,闲逛到财大的某旧书店的某个角落的淘到的。高中班主任老吴当时提到过的,虽然,我不能完全赞同他对柏杨书中观点的态度,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也需要了解有关在中国国民性构建上具有有影响力的这么一位所谓牛人的事迹。
就算贴上牛人的标签,也不能让我完全的信服,我也不用举例证明。因为这没意思,他在书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说服老吴,说服朱洪海(大陆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责任编辑)口中的八十年代人的。一个人文大师虽不至于因为我的不承认而变成街头混混,也不会因为我的承认而返老还童。所以,我还是很心安理得的说一说对他的初印象。
按照我一贯的结果主导的观点,其实我应该对柏杨先生表示崇拜的,毕竟他的确是牛人,但是他描述的方式、研究的形式的确是现在的我不能接受的了。他采用的大量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性,对于一个正在考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之间关系以及对定量分析是有成见的人而言,大多数时候应该促成我的天平向着他的这一方的,应该认识到定性分析在人文研究领域的作用。但是,结果令我自己都有点失望,因为我知道我的天平正在一步一步的倾向我曾经不屑的数据化、表格化(曾经的影响)的定量分析。
即使这样,这本书在国民人性方面的研究没有使我产生共鸣,但是朱洪海的最后的《适时出现的柏杨》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即使,朱洪海把柏杨夸得很好,但是这样的夸,没有一点使我觉得厌恶,即使只是一点点。我认为这样的编辑,这样的文笔、思路是一个亮点,甚至有盖过这本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人们不会重视它,,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编辑,而主角是柏杨,聚光灯以外的世界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
我认为最后,还是有必要用柏杨的话结束。错误与指责都是送给别人的,自己永远都是对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句话与我想说的有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管它叻!书中的,书外的谁又会在意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人的特质与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得到答案,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过去。同样,作为中国人的特质,也应当从中国5000年发展的文化中去求解。
一、没有安全感导致中国人有神经质的恐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以外,动乱非常可怕,一个王朝取代另外一个王朝过渡期间的大混乱,总有三五十年,由政权的夺取到政权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后政权在腐败,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战重新到来,陷入治乱相叠的恶性循环。中国人可以说是长期地生长在贪污、混乱、战争、杀戮、贫穷里面,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中国人始终没有安全感。
二、自私导致中国人永远不团结
不必说国家民族,就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太久,苦难受得太多,他对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患难太多,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骗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当一个王朝彻底推翻另一个王朝,让人们在满怀期待中再次得到的还是贫穷。
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成傻子。
三、虚伪导致中国人缺乏诚信
四、心胸狭窄导致中国人的自卑与自傲
五、缺乏独立思考导致中国人缺乏自省力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作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民党进行狠狠的驳斥,驳斥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毛泽东大加赞赏: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彭德怀】,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我们现在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谁让我们过上了这充满阳光与微笑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在那民哀国殇、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80年后的今天,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故事发生在20xx年5月12日,在大地震发生时,林浩和其它同学不幸被压在了废墟下,许多同学因为害怕而哭了起来,而林浩却镇定自若,在废墟下为同学鼓气。经过两小时的挣扎,林浩终于爬了出来,并在废墟中展开救援。他用他那瘦小的身体背出了一名名同学。事后,当记者问他为何不自己逃生时,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我是班长。林浩有着无比强大的责任感,令我深深地感动了。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梦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梦现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词汇,出于对中国梦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有关中国梦的读本。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知道了中国梦的由来,还了解了许多践梦人的事件,在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抗震小英雄林浩的事。
5?12汶川大地震中,有舍身救子的伟大母亲,也有为保护学生而失去生命的老师,在众多伟大人物中,有一位年龄最怕小的英雄林浩。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每个人都有梦想,它们犹如天上的繁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梦想,它们有的宏大,有的渺小。但它们足够精彩了我们的生活,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与目标。阅读了《中国梦》之后,历代名人的事迹使我心潮澎湃:从詹天佑的富国强民,摆脱帝国主义压榨的铁路梦,到李四光刻苦钻研摘下中国贫油国帽子的石油梦,再到李小龙忍辱负重而毅然肩负民族责任的功夫梦我感到一股暖流充斥着全身,一股强有力的能量促使我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这是一个绽放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家,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想当个舞蹈家,用优美的舞姿诠释我对人生的理解,向世间散播爱与美。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在周末我读了《中国梦》这本书,它让我看到了无数人为了一个梦,一个中国梦,而为之长期付出努力。
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个造梦人,践梦人,圆梦人。有梦想,才会有追求,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里,对少年提出了殷殷期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做为少年人,我们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必须要坚定理想,塑造过硬的本领,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看看抗震小英雄林浩,在大灾面前,镇定自若,载誉归来,质朴纯真。桃李芬芳的梁爽,有了支教的愿望,而发芽抽枝,在最美的年华做了最有意义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有知识的人才,我们也应抓住时间,去做对的事情,去付诸实践,从身边点滴做起,持之一恒,一步一个脚印,美好的梦想才能生动的实现。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动画片里的熊大,熊二的梦想是保护森林,而我的梦想是长大想当一名警察。可如今,老师说: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有自己的梦,还要有中国梦。寒假里,我捧起《中国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本书从詹天佑的《铁路梦》、聂海胜的《航天梦》我被这些出色主人翁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读了《中国梦》这本书,我知道了《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强大,人民安康和幸福。
梦想不等于空想,需要通过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我们并不需要做一番大事业,那离现实太过遥远,我们只需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读书的人好好读书,工作的人好好的工作。我相信,沉睡的巨龙总有苏醒的一天。
我身为中国人,我决定从现在起,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信着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中国梦》读后感2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中国梦》这本书,了解了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梦的由来。
这本书中有很多人物震撼了我。抗震小英雄林浩、太空玫瑰刘洋、用指尖弹奏梦想的朗朗、乒坛魔术师邓亚萍、用生命托起歼15的罗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其中我最难忘《深海蛟龙付文韬》。在一次试潜前,付文韬接到父亲突发脑溢血的消息,他不是在身边照顾而是短暂看望过后,在试潜前赶回基地,继续参加试潜。
看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虽然我们很小,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然后向着梦想奋斗,我们就是追梦少年。
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妈妈。妈妈用乳汁把我养大,妈妈时刻关心着我的冷热,妈妈把我挂到了心尖上。我想:你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吧!但你想过没有,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妈妈亲爱的祖国。
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用最美好的语言描绘我们的祖国: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身体魁伟、胸宽背阔的妇女。中国有许多有名的崇山峻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中国地底下蕴藏着无限的宝藏。我们的母亲有雄巍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一本薄薄的《可爱的中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激励着我。
方志敏烈士生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了拯救祖国,参加了革命,不幸被捕。他在狱中宁死不屈,并且写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起来保护母亲。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千万个方志敏一样的烈士为国捐躯了。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六十年过去了,祖国有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方志敏同志梦寐以求的愿望: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吧,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代替了死之悲伤,明媚的花园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我为中国骄傲!我为中国自豪。
文章来源://m.386h.com/duhougan/6263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