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屋里,门前是条宽阔、平坦的马路。一天,只听哐啷一声,出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妇女驾着辆小汽车撞在一个铁杆儿上。那铁杆矮矮的,但由于用力过猛,车子的外壳撞掉了一块。霎时,围观者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女司机匆忙下了车,又气愤又扫兴,白白嫩嫩的皮肤瞬间变成个大柿子,她忙解释道:这是一次意外,开车这么多年,这事儿还是头一回摊上。我真是太粗心太大意啦!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个小东西呢?真倒霉!真扫兴!围观者将女司机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纷纷议论着:就这技术还敢开车在大街转悠,真是丢人显眼!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怎么开车的,真是的!这时候,人群中挤进一个两鬓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二话不说,俯下身子,帮女司机捡起掉下的外壳,让女司机试着往车上按,看能不能按上?结果都是徒劳的。紧接着,他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几分钟之内赶到现场,一边拍照,一边勘查事故的原因。没多久,一切真相大白,问题妥善处理了。有人说:这个女司机今天真是因祸得福。有人说:现在有些老年人吃饱了撑得慌,净爱多管闲事儿。有人说:话不能这样说,换了是你碰到这样的情形,也巴不得有人帮帮你呢。不过,也对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只听女司机大喊了一声:爸爸,快上车!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接着,又是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我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有的说:你自己没有爱心,也就罢了,还把所有人想得和你一样。要我说今天这个女司机要是不碰上自己的父亲,还会碰上其他的好心人。总之,哪里有困难雷锋就会出现在那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大家手牵手,让困难烟消云散,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真是催人泪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以为父亲安顿好妻子,去救儿子。38小时过去了,父亲救出孩子和14个小孩。他们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文中最催人泪下的是这句: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它让我想象出那位父亲挖了36小时,而且不停歇,肯定非常疲劳,我们通常学习4小时就叫苦连天,而他为了完成诺言却坚持了下来了,那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坚持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如果他当时放弃了,就不会再见到自己的儿子。
父亲救出儿子,当然离不开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在废墟下心中一定充满信心:爸爸肯定在找我,他会遵守自己说过的诺言!只要他活着,一定会救我和同学出去的!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跟我在一起!接着他组织大家:大家不要慌!总会有人救我们!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救我们出去!在这里,不乱动,总会出去的!再坚持一会儿!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不能放弃!
坚持,创造奇迹。如果父亲不坚持救出儿子,儿子不坚持等待父亲,他们就不会在39小时候相见和拥抱!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到棋室学象棋。
象棋培训班的指导老师是章老师,他曾经教过很多冠军学生,是很厉害的老师,许多学生都慕名来拜师。今天下午,全市冠军陈老师来客串培训班指导,我们普通学员的水平是没法和陈老师对决的,所以章老师点名了培训班里最厉害的昱昱和陈老师来一场比赛。我们其他人虽然两两对决,但总是好奇地瞅瞅昱昱和陈老师的比赛情况。他们对战了半个多钟还难分上下,看来昱昱还真挺有两下子呢。
正当我们都静悄悄地下象棋的时候,只听章老师有些急躁地说:昱昱再仔细一点!我往那边偷偷瞄了一眼,原来在章老师的指导下,昱昱已经有机会赢了,可是他举棋不定,想了想,又把举起的棋子放回原位,还是想不出来,最后错失良好时机,输掉了比赛。这时,章老师生气地说:他妈的呀!你怎么会输呢?昱昱诚惶诚恐地低下了头。章老师的话着实让我们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有的同学还捂着嘴巴偷笑。我很为昱昱打不平,昱昱年纪小小已经有能力和水平和老师对决,算是很了不起了,我心想:老师再怎么心急也不应该这么粗暴地说粗话,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反感,而没有丝毫激励作用,这样只会沉沉地打击了我们的心。老师本来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为什么还讲粗话呢?真是不应该!
我今天太生气了,回到家马上把这件事记录到了日记本里,我最讨厌这样的老师了!
生活就是这样,你正视它或者逃避它,它就在那里,不躲不闪。绝不会因为你掩耳盗铃的逃避消失不见,也不会因为你睡梦中短暂的幻想而突然转变。
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直面生活,正视生活,真的猛士,敢于真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先生也如是说。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它的客观性远大于主观的空制力。生活中充满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性,不是你想让它怎样它就会怎样的,不是你说一句变,它就能改变的,毕竟你不是哈利波特或者哆来A梦。但即使是哈利波特,他也不是万能的,若没有了魔法棒,他的任何一句咒语也施展不出,魔杖也就是生活用来限制他的客观条件;哆来A梦也一样,它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多超越现实的高科技产品也都靠了那台时光机。由此可见,生活是必定要给予一些限制性的客观条件的,它不可能让我们随心所欲。心想事成,我们也应该尊重生活的客观条件,不能任性,刁蛮的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幻想,那样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一身正气,廉洁清明,受不了官场的污浊,政治的黑暗,一心躲桃花源里,一头扎进豆苗田里,用自然的自我陶醉来麻痹自己的心灵,逃避真实的生活。可是这并没有用。生活的客观条件就在那里,丝毫未变。只要自己不动手去改变,不把梦付诸行动。蓦然惊醒,美梦消失,生活现实还是那样,官场依旧黑暗,政治依旧腐败,自己还需继续逃避。
在就是这样的生活面前,我们也并非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太过随遇而安就是不思进取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限制的客观条件下,努力演绎使生命更精彩,发掘发现生活中独有的特殊的美。
在摆正心态,直面、正视就是这样的生活中,挑战自我,展示出只属于你的别样的生活。
文章来源://m.386h.com/shiyongfanwen/4283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