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春节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必过,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人们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来到了。我就介绍介绍这个元宵节的历史吧。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项目之一。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还有好多好多的节目呢,说都说不过来了。
总之一句话,今天的元宵节肯定特别热闹。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小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到南京夫子庙看花灯,走进夫子庙文德桥,映入眼帘的不仅有虎虎生威的虎灯笼,而且还有雪白的兔子灯、吉祥的鸽子灯、金黄色的橘灯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南京夫子庙元宵节夜晚照的如同白天一样。
花灯展示中心更为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再看那虎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龙灯,追着宝珠上下翻腾,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观看的人们情不自禁地喊:龙活啦!龙活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走出夫子庙,爆竹在空中炸响,仿佛把天空炸开了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远处五彩缤纷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南京城外。
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左右,妈妈给我们每人煮了一碗汤圆。我们一家三口吃着白白胖胖的汤圆,真正体会到了团团圆圆的亲情。啊,元宵节,真快乐!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一过,就是春回大地的日子了。按中国民间传统,人们要点起彩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
清晨, 我在家做起了汤圆。奶奶和好糯米粉,我把面团揪成小块,再把小块撮圆,变成一个个小汤圆。我们一家吃上了我亲手做的汤圆,都非常开心。
中午,我们去了古胥门灯会,看见了形态各异的灯:老虎灯、兔子灯、龙灯,城门上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大灯笼,还插着一面面五色彩旗,那儿真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只可惜我们没有在 晚上看,但是我相信夜晚一定会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
夜晚,四周都是烟火和鞭炮的响声。我们也在自己的晒台上放着各种烟花。特别好看的是彩菊小烟火,它不停地旋转着,像一朵朵五光十色的小菊花。最后,我们还点燃了孔明灯,灯慢慢地上升,我默默许下了心中的愿望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晚上,我们一家去闹元宵,出了大门就看到了人山人海的人流,大树被装饰的火树银花,每个店的门口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我们又往前走,看到了天上有许多孔明灯很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突然,一声巨响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迸然绽放,有的像流星一样闪过;有的像盛开的菊花;还有的像个个金环逐渐变大,千姿 百态,真是好看。
回家时我还在想今年的元宵节多么美好啊!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元宵节,人们都要吃元宵、观灯、赏月、猜灯谜。我本以为今年和往年一样,但我想错了。今年正月十五不但是元宵节,还是外国节日情人节在同一天。这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夜幕初垂,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我们一家三口到公园里观灯。我们刚到门口,就人山人海,又看见各种各样的小贩,卖鲜花的啊,卖灯笼的啊,卖棉花糖的啊看得我眼花缭乱。进了公园,人更多了。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我站在一个走马灯旁,做了一个动作,爸爸手指一按,一张照就拍下来了。一转身,我又喊到:爸爸,你快看,流星雨!看这看这,是一条龙啊!好大一个蘑菇!一路上,各种各样得灯把公园装点地格外美丽。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银杏树下,绿色的灯光照在银杏树上,让银杏树显得越发高大。
突然,我看见一棵很奇特的树,只见这棵树,从根到梢,都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黄灯绳盘在树上,特别漂亮。
回到门口,看见猜灯谜的灯笼时,我兴奋了。走上前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外面是绿的,吃下去是红的,吐出来是黑的。(猜一水果)我一想,是西瓜,一看谜底,还真的对了呢!我又看下一个:一口吞掉牛尾巴。(猜一字)这可难了,我想:牛,尾巴,告对了。就是告诉的告!一看谜底,又对了。
元宵节,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团圆、幸福它让过年变得更热闹,更充满年味儿!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元宵佳节,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刚刚开学的我们,真不愿意让春节的气息就此走远。借着元宵节的到来,准备好好闹一闹!
吃过晚饭,拿出超市买来的新玩意儿孔明灯。今晚,我、小妹、好朋友孙悦要将他们放飞!
来到村前的空地上,孙悦迫不及待地拆开一只红色的孔明灯:中国红!喜庆的颜色!就先放飞这一个吧!小妹嫩嫩的小手赶紧抚了上去:灯笼真好看!这不是灯笼!是孔明灯!也叫许愿灯,能帮助我们实现愿望!我连忙纠正。小妹,你的愿望是什么呀?不告诉你!
舅舅听说我们要放孔明灯,这个老顽童迅速赶来祝我们一臂之力。
舅舅拿出打火机,点着了固体酒精块,让我双手拎着灯的一端,静静地等待怎么还不飞呀?心急的孙悦嘟囔起来,借着红红的火光,我能看见她因着急而皱紧的眉头。这个家伙,做功课能这么上心就好了!
哎呀,孔明灯上有个洞!当我发现这一现象时,我都急得快哭了!我可不希望我许下的愿望从这个洞里溜走!怎么办呀还是舅舅有经验,急忙跑回家拿来透明胶将洞口补上。这下好了,每个人都松了口气!
快看!孔明灯纸质的外壳,慢慢膨胀起来,越来越大,我能感觉到他在微微上浮!他快要飞了!我兴奋到了极点,招呼小妹过来一起扶着孔明灯。孔明灯散发出的光映红了小妹可爱的笑脸
刚一松手,那孔明灯便成了嫦娥,飘飘悠悠,越升越高,越飞越远!快许愿啊!也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于是,我收回黏在孔明灯上恋恋不舍的目光,低下头,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心里默默念道: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希望我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还没等我睁开眼,耳边就传来大声的呼喊:孔明灯,给我买个大大的奶油蛋糕!给我买好多好多巧克力你别走呀你快回来!呜呜呜哦,原来是小妹!她舍不得孔明灯飞走!
你这个小傻瓜!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他还是小孩嘛!她许的愿望多好玩!你许了什么愿?不告诉你!嘻嘻
承载了无数愿望的孔明灯,留下美好记忆的元宵节,我永远喜欢你!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元宵节,神州大地处处欢歌笑语;元宵节,千家万户人人笑逐颜开。在这万家团圆而又美好的时刻,我们迎来了龙口市一年一度的焰火晚会。
千万人在仰望,千万人在期待,千万人拥聚在文化广场,他们在仰望沉寂的夜空。突然,一声沉闷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朵朵烟花在夜幕下争奇斗艳,无数的星火在空中飞溅。
烟花一朵、两朵、三朵炸了,散了。有的如万马齐喑,以磅礴的气势直冲去霄,又双管齐下;有的像天女散花,宛如千万粒被仙女撒的希望之种,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有的似风情万种的花朵,高雅庄重的菊花,亭亭玉立的牡丹,冰清玉洁的百合有的犹如冲天的火龙,一跃而起;有的仿佛是诡秘的魔术师,用他那神奇的魔术杖,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光的轨迹这多姿多彩的烟花,动荡摇曳。在天空一决高低。
霎那间,一颗火星升上天空,它炸出的会是什么呢?猛然间,崩发出一朵无比娇艳的科技花。多么欣欣向荣的花朵,望着这炸天的科技花,我仿佛看到神六升天的一瞬间;仿佛听到中华人民齐头并进闯科技的脚步声;仿佛嗅到科技花那迷人的芳香。烟花还在争先恐后地开放,看到了这朵的美丽,又错过了那朵娇艳,令我眼花缭乱。这烟花让人陶醉,叫人痴迷,围观的人们有的拿出手机摄影机录下这美好瞬间;有的父亲生怕孩子看不到,就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膀上;有的人呆呆地看着,把这精彩的舞姿留在心中。人人脸上都洋溢幸福的笑容。叫好声烟花声谱出一段欢欣的旋律,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元宵啊!
这烟花把龙口的天空装点得分外妖娆,这似乎像征着祖国的明天更繁荣,更富强。我暗自祈祷我的学业也要像这烟花一样,一飞冲天,开出最绚丽的花,发出最夺目的光彩!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等呀等,盼呀盼,终于迎来了20xx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外婆家。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外婆家。外婆和我的两个表弟已经在后院门口翘首以待了。一下车,表弟们就拉着我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三间淡粉色的楼房,漂亮而气派。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我们都想过一个快快乐乐的节日,我高兴地提议:正月十五闹花灯,不如我们每人做一个灯笼,看谁做得最好看,你们觉得呢?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大弟弟说。太棒了!小弟弟一蹦三尺高,太棒了!。于是,我们便满屋子地找各种材料:剪刀、双面胶、流苏、单面胶、铁丝、大红色的彩色纸、记号笔等等一大堆东西摊在了桌子上。我先把大红色的彩色纸用双面胶帖在了空纸盒上,接着把铁丝和流苏用单面胶分别固定在了空纸盒上下两面纸上,然后,我又将四幅图画分别用双面胶帖在了空纸盒的四面,最后,用记号笔在空纸盒饭的正反两面写上了新春祝语,一个红灯笼就大功告成了。随后,两个表弟也相继做好了灯笼。我们各自吹嘘自己的灯笼最好看,谁也不服谁,正闹得不可开交时,舅舅走了过来,说:别吵,我来做裁判。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指着我做的灯笼说:这个灯笼很有创意,也很符合实际,而且美观大方,我认为这个做得最好!得到舅舅的表扬,我高兴得一阵手舞足蹈,心里美滋滋的。叽叽喳喳的两个弟弟突然没声响了。我只顾着自已高兴忘了旁边的弟弟,连忙拿起灯笼,走到他们旁边,来,这个灯笼送给你们!太好啦!弟弟们脸上又乐开了花,这时我的心里更乐了。。。。。。
这真是个令人快乐的元宵节啊!我希望每天都这么快乐。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在我的家乡,元宵当数整个春节里最热闹不过的日子了。
到了这天,村里就会有一家人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共聚一堂,热热闹闹过元宵。而今年元宵刚好是轮到我家姑姑办,家里可热闹了。
在元宵前夕,姑姑一家也忙活开了,人手不够,就连我也穿上围裙来帮忙了。看那,姑姑都忙晕了,得先把屋子收拾好接等客人,要请大厨来主厨,还要采购大量食物事情可多了,家里的人来来往往,忙得不可开交。
元宵前一天的早上,我们还要游街呢!我的外公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我,表兄弟姐妹和奶奶每人各扛一根杆子,上面挂上一盏灯笼,以示我们是本届元宵游街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和很多村干部一起走在游行队伍前头,紧随其后的是乐队,他们着统一的蓝色礼服,边走边奏响鼓乐。队伍中还有一个方阵最迎人注目那些上了年纪的奶奶们,全部穿粉红的衣服,个个容光焕发,喜笑颜开,她们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还有本家的几个年轻人在队伍边上不停地放鞭炮的,一路走一路放,鞭炮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最喜庆的一笔。
我们游街串巷。家家户户门前都堆着鞭炮,我们一到他们就立即燃放起来。浓烟,呛得我们直咳嗽。所到之处孩子们就会尾随在队伍后面。一路上队伍不断壮大,可热闹了,我们这些孩子在经过村委会的时候,有一个阿姨就给我们每个人发饼,上面有印着鲜红的福字,还发了各式各样的零食。我们瞧着手里的袋子越来越鼓,个个乐得笑哈哈。我呢,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了,可外婆却说:现在不能吃。叫我把口水生生地咽回去了。
终于,游行结束了,走的可真累呀,脚痛了,手也酸了呢!
刚游完街,我们还要去姑姑家呢!哇,临时搭起的厨房里摆满意了各色美味佳肴,光看品种就让人大开眼界。大水缸里的这群威武的螃蟹将军,明天此时就得安安静静地卧在盘子里,嘿嘿,等着我们来品尝了!
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就等着明天的大餐了!
整个晚上我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美美的想着明天的美味。
终于到了元宵的晚上,是我们大饱口福的时候啦!鸡禽肉蛋,山珍海味,当然,还少不了汤圆啦。我坐不住了,索性站起来大吃特吃起来,再也保持不了淑女形象了。而所有大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举杯祝酒,谈笑风生,大家都在热闹地讨论着家长里短,而我们小孩当然只有吃啦!
噼里啪啦元宵,我们在这鞭炮声中度过了。
描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450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我们一家三口,回到老家,和弟弟一起放烟花。也许,烟花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个道具罢了。但在我眼里,它给我带来了乐趣,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象。
一进屋,弟弟就抱着一大堆烟花,对我说:姐姐,你看!这么多烟花,够我们放了!说着,带我来到前院。我看看天空,黑漆漆的,比较无味。可一想到等下放烟花,可就不一样了。弟弟把烟花都堆在地上。我仔细一看,种类还真不少,有礼花、二踢脚、喷花、旋转烟花等等,这里面喷花最多,有四十个吧。爷爷,蜡烛呢?弟弟一放下烟花,大概累了,就使唤起爷爷了。不过爷爷倒乐意帮忙。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看着弟弟玩得尽兴,我也来了兴致,但我知道烟花很危险。我拿起一根烟花,小心翼翼地点上火,咻的一声,烟花从根子里喷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第一反应就是将烟花扔掉,烟花一落地,就灭了。哈哈哈,哈哈哈背后突然传来一阵笑声。我回头一看,弟弟正捂着肚子在笑呢!有什么好笑的!刚才只不过是失误,不信我再放一次给你看!我假装生气,又拿起一根喷花,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做好心理准备,比上次更小心翼翼地点上了火。这次我玩得特别好,一点也没被吓着,还得意洋洋地挥来挥去。
等等!等等!姐姐,喷花快没了,先入礼花吧!弟弟挥舞着双臂,大声制止了又拿一根喷花的我,好吧。我无奈地点点头。只见弟弟拿来了一个礼花,找来了一根香,站在距离礼花一米远的地方,伸长了手,去点礼花。我则站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弟弟点礼花。弟弟弯着腰点,站着点,都不行。最终,蹲下来一试,成功了!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礼花放出的亮点在半空中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仔细一看,似乎在说:新年好!过了一会儿,亮点渐渐落地,就像《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一样,落在地上不见了。礼花灭了,可我们还沉浸在礼花的美丽中,久久不能自拔。
放烟花了!一声有磁性的男高音打断了我们美好的遐想。我回头一看,是爸爸!爸爸搬来一个大大的纸箱烟花,放在离我们二十米远的地方,在石板上找到了弟弟的香,熟练地点上烟花。妈妈搂着我,爸爸抱着弟弟,爷爷奶奶依偎在一起,全家人一起看烟花。
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可以定格,让这温馨的场面永远持久
文章来源://m.386h.com/shiyongfanwen/576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