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没都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最赞赏的,就是他的爱国。
正因为詹天佑的爱国心,使他毫不犹豫的担当起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正因为他的爱国心,使他再修筑铁路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萎缩;正因为他的爱国心,让他不断地努力。终于,经过了重重的困难,我们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终于全线竣工了,还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
詹天佑的杰出、伟大和爱国,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我读到他在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的赛外坚持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绘图,就不得不敬佩他。我的胆子很小,总是怕这怕那,做事有时也不能坚持。我要学习詹天佑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和爱国的精神。
读了《詹天佑》,我不仅想到了古今中外的那些英雄,他们多数,不都是为国而牺牲的吗?像赵一曼,宁死不屈,放弃了普通母亲那种应有的对孩子的感情,最终用生命,报答了祖国。
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国的小英雄,只要先从小事做起。首先我们就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是没有很多的知识,你再爱国也不能为祖国效力。然后,不随意吐痰,弯弯腰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放进垃圾桶等。这些,不都是爱国的表现吗?
所以,让我们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像詹天佑一样,拥有一颗坚强的爱国心吧!
读了爱祖国这个单元,我有很多收获。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四大发明很感兴趣。那就先说说四大发明吧!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主要是将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制成纸。印刷术使一张张有字文章变成千千万万份好文章,使一篇篇千古的佳作流传至今,这都是印刷术的功劳。火药主要的作用是用在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及我们常看到的漂亮烟花。指南针是指引人们辨别方向的,被广泛应用在航海探险等领域。四大发明记录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记录了中国古代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历史,已流传到世界的各个国家。祖国的四大发明真伟大呀!
啊,翻开三爱课本,我看见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你看长城群绕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布达拉宫壮丽巍峨,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
你看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长城总长50000多千米,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它犹如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见证中国历史的伟大。
秀丽的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盛地。它主要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以雄、奇、险、幽著称于世。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爱祖国的历史,爱它的风景秀丽,爱它的旭日东升,更爱它坚强不屈的精神!
知道这本书很久了,但真正坐下来静静的细细的翻看却是第一次。打开它,一幅幅画卷跃然眼前,一个个故事向我们诉说,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革命先烈们却都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革命先驱、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红色之旅对斯诺来说是一段神秘而又奇妙的旅程,一个外国人竟然和千万里外的东方古都的农民、战士有了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斯诺的这本书,我理解他分为5个部分,探索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由来、长征、同红军在一起、回到白色世界,全篇他带着疑问,走进了红军生活的地方,从这里他认识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他也对共产党产生了最初步的认识,慢慢的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指导,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巧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原,头上顶着战斗机,面前迎接着大自然带来的挑战。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毛主席说过:年轻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最终是属于你们的。我们青年人即使生在和平年代,也不应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幸福与安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把长征精神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芳华立誓,不负眼中星辰熠熠,我们要做新时代敢于追梦敢于圆梦的新时代青年,肩负初心和使命,敢试敢为,勇敢的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奋斗向前,扬帆起航。
读《红星照耀中国》,想当年贺龙拿着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袭击了国民党的人,毫无畏惧之心,随后加入国民党,最后在南昌起义后又加入了共产党。
他是大家公认的黑帮头头,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好男人。不像杜月笙那样反抗正义,引发惨案;也不像汪精卫那样外表友善,内心狠毒背后捅刀。他性格急躁,但又很谦虚,可以像唐太宗一样虚心听取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在将士们面前更有信服力。加上他雄辩的口才,成就一支庞大的队伍,也为红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贺龙,他平易近人,照顾下士,即使在长征那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忍着伤痛,背着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在粮食几乎断绝的情况下,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手下的将士倒下;所以在被国民党围剿、形势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都没有忘记贺龙有恩于他们的点点滴滴,宁可追随着贺龙,在路上死去,也不愿离开,可见贺龙平时对他人没有贫贵之分,人人平等相待,而这一切的结果是红军取得胜利。
有人说贺龙的行为过于急躁,没有将帅风范,只配是一个战场上的一兵卒,但贺龙忠诚于党,待人真诚,嫉恶如仇,大家纷纷前来来投奔他,这就说明他有着超赞的凝聚力和超强的战斗力。虽然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许许多多骄人的战绩,但他仍是后勤部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红军的胜利,他功不可没!
他无怨无悔为党奋斗终生,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即使当时他被,打倒贺龙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在39年后的今天,他早获平反,早已被认定为党的忠臣,人民心中的好同志!
今年是贺龙诞辰122周年,我若有幸回到抗战时期,见到身材魁梧的贺龙将军,必定给他行一个标准的军礼:贺军长,您好。
坚强的军神刘伯承。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军神又是什么呢?军神就是军中的神仙,是军中的榜样。称刘伯承为军神,是因为他不但在做手术的时候没打麻醉,而且头脑很清醒,还数清了医生的刀数。想一想,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我们早就吓得到处逃避了。可是,刘伯承不仅没有逃避,而且,还拒绝了打麻醉剂。一心想着自己要带兵打仗,要有一个清新的脑子。 怕打了麻醉剂会影响神经。在他做手术的时候,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尽然变的非常紧张。刘伯承忍受着巨痛还非常坚定,一声不吭的让沃克医生做手术。刘伯承双手紧紧的抓住身下的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连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从这里就看得出刘伯承是多么痛苦。记得有一次,我表弟去惠州做小手术,进手术室前,竟然吓得哇哇大叫,在床上拼命挣扎。大喊:我不要做手术,就算一定要做手术,也要打最好的麻醉剂!使给他做手术的医生处处为难。跟刘伯承相比,相差多远啊!我一定告诉他要坚强的面对现实不能逃避现实。这样反而会使事情走向反面。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很久没看近代小说,为此读起《家》时,最初竟然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后面才渐入佳境。
然而,纵使对《家》的情节和人物慢慢熟悉并有所感喟,但细细体味,自己心境终究变了许多。
简单而言,不再像初中时的我那样虽对故事不能完全理解,但却总能简单地喜爱上那些人物,对故事里的生活也多是些美好的期许。
这些单纯的感悟早已不复存在,如今自己对小说故事的发展多了些消极的悲观,更对原本可爱的人物有了许多现实性的厌恶。
或许正是这厌恶误,不时动摇自己对近代小说的兴趣。
为何会存在对小说人物的厌恶,道理很简单,那是自己初中之后的长久时间里内心发生了些许变化。尽管这些变化不能完全归结于不好,
但至少自己没有了以前那份单纯和善意,有人说这是成熟,如果成熟代表着无法简单的善意,那自己或许并未成熟吧。
鸣凤死了,而自己并未死,也许这一点终究未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文章来源://m.386h.com/duhougan/5055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