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词的上片把酒问青天而产生的奇思遐想。句句不离赏月,而又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月色,只从作者对月亮的奇思遐想下笔。这就不落窠臼,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事出有因。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然起舞,这时他陶然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人生在世,悲欢离合总是难免的,月亮运行,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这样,作者以旷达的态度否定了离愁别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前人盛赞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这首词从总体看,作者在和明月对话中既展现了奇思遐想,同时又透露出哲理的光辉,这样,它和一般中秋词孤立地吟风弄月迥然而异。
2、这首词以月起,以月终,结构天然,无雕刻斧凿之痕迹。
3、这首词,就句式看,上下片中字数相等的句子多至五对(五言的三对,六言的两对)。另外,措词也很讲究,使读者读起来节奏铿锵,音律和谐。
《月》原文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赏析:
这样的诗,一味推砌典故,虽是闲情逸致的题目,却是应制诗的口吻。对此,前人就有评论:“诗多咏物之作,凡天文地理,禽鱼花草及文具什物,无不入诗,惜少情趣”。说得倒是十分中肯。
然而,李峤毕竟还是有几分才气的,他的诗也有不俗之作。本选的这首小诗就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中秋的明月高挂天空,有人可能就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人不像我们,想念友人情人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互通情谊。而古人分离之后,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日,本当团圆欢聚,但远隔山水的人们却只能对月遥思,来换得一点心理上的安慰。然而,较之别人,李峤却更多了一层忧虑,圆月跃上寒空,都说此时此刻四海相同,但千里之外却难免会有风有雨,从而连月亮也看不到,连这千里共明月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而且,这“雨兼风”也隐喻着现实中的波折风雨,从这寥寥二十字中,不难读出李峤焦首煎心的挂念,以及对世事难料、祸福难言的忧虑,实在是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月》的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译文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注释
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chù)矗:高耸貌。
田田:鲜碧貌。
近是人烟远是邨(cūn):用杜甫《悲青坂》“青是烽烟白是骨”句式。
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杖藜(lí):拄着手杖行走。杖,名词动用,藜,植物名,茎可为杖。
徙(xǐ)倚:徘徊。
赏析
这首诗不知写于何年。但从诗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职期间游赏近郊田园之作。从题目可知,此诗是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们在郊野散步时,骋目所见、所闻和所想。
创作背景
首颔二联描写游杭州近郊所见。诗人所见,有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还有飞鸟、丛花和流水。诗人所闻,除了晚钟外,也还有鸟语、花香和流水声。二联种种意象所交织的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诗章。其中首联“四山矗矗”和“野田田”是崇高美和秀丽美的对照、“人烟”和“村”是近和远的对照;颔联用声和色对照。
颈联写诗人所见即诗、画,非能来写、说。“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诗人想,他不需要、也无可能用笔墨和言语把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描写出来。这一联诗人用空间艺术的画跟时间艺术的诗进行了对照。三联直抒感怀,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需彩笔点染,也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
尾联为诗人的卓见和此诗的旨趣。“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这两句表明,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去,直到黄昏时候,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和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于插秧,夕阳西下,黄昏来临。大概是因为他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足见直到晚年,诗人对生活仍持着积极的态度,十分可贵。诗人末尾用农夫的辛劳跟诗人的沉思对照。结尾余音袅袅,给读者留下无限思索,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诗采用了一系列对照手法。诗的前半是通过形象去描写自然景物;后半则是稍带议论以宣讲人生哲理。正由于诗人采用了这样一系列的对照手法,才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不因议论而削弱;结构更加紧密,不因跳跃而松弛。同时也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原文: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代: 苏轼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译文: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南有杨梅北有卢橘,白色的花朵青青的叶子冬天也不落败。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烟雨蒙蒙的春天,它们的果实开始成熟,堪称荔枝的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荔枝的外壳好似海上仙女的大红袄,荔枝的内皮便是仙女红纱的内衣。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根本无须美人杨贵妃赏鉴,荔枝本身自有动人的资质、绝世的姿容。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天公遗留这仙品在凡尘,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使然。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这荔枝与松树一同生长,不像山楂、梨子那样,会因霜雪变得果质粗糙。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主人清洗杯盏,斟满了美酒,用洁白的盘子端来了这红色龙珠般的荔枝。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听说荔枝的美味好似烹制好的江鳐柱,又像鲜美的河豚腹。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我一生做官不过是为了糊口养家,为求得一官半职,早把乡土之念看轻了。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哪里知道人生变幻无常,居然能在异乡品尝到如此佳果,贬谪到这遥远的南方也是一件好事啊。
注释: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南村诸杨北村卢:作者自注“谓杨梅卢橘也。”
垂黄缀(zhuì)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先驱:杨梅、卢橘开花结果都比荔枝早,果味又不及荔枝美,故称“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rú),红纱中单白玉肤。
海山仙人:指荔枝,因它产于南海滨。绛罗襦:形容荔枝外表如大红罗袄。红纱中单:形容荔支的内皮如同红纱的内衣;中单:贴身内衣。白玉肤:形容荔枝的瓤肉莹白如玉。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句,李肇《唐国史补》说,杨贵妃生于蜀,爱吃荔枝。
倾城妹:漂亮的少女。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yú)。
尤物:指特殊美的女子或特别名责的物。这里指荔枝。
云山得伴松桧(huì)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zhuó)桂醑(xǔ),冰盘荐此赪(chēng)虬(qiú)珠。
桂醑:新酿的桂酒。赪虬珠:赤龙珠,指荔枝。
似闻江鳐(yáo)斫(zhuó)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斫:用刀切开。江鳐柱:蛤蜊一类的名贵海味。腹腴:鱼腹下的肥肉。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chún)鲈(lú)。
涉世:犹言渡世。莼鲈:蔬羹,鲈鱼脍。莼:莼莱,叶可做汤。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良图:最好的计划,谋略,更带讽刺意味。
赏析: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四月,苏轼第一次吃到了因博得过杨贵妃的一笑而闻名的荔枝。经他的品赏,荔枝本身就被比作了穿着绛罗襦和红纱内衫的海山仙人、倾城美女,不是给“妃子笑”作陪衬的物品了。相反在诗里,妃子倒过来只成了荔枝的陪衬,一起作为陪衬的还有山楂和梨,都被荔枝比下去了。与荔枝同享赞美的是作为荔枝伴侣的松、桧和品味相像的江鳐柱、河豚鱼,而杨梅和卢橘则因为比荔枝稍为早熟,许其为“先驱”。东坡先生一边喝着桂花酒,一边饶有兴致地作着点评,令人感到情趣盎然,而细读之下,却又寓意良深。荔支的“厚味”和“高格”原是东坡先生的人格像喻,“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寓含着不需要皇家的赏鉴,其自身的美便具有价值的意思。
与黄州时期咏海棠的诗相比,虽然都是以物自比,借物抒怀,但含义很不相同。海棠诗是一片凄清寂寞的氛围,诗人与海棠孤独相对,同病相怜;此诗却显得热闹,为荔枝找了许多先驱、陪衬和伴侣,仿佛并不孤独。海棠是那种流落异邦、得不到欣赏的美,荔枝则是自具风姿、远处南方的云山之上与松桧同老、不必等待欣赏的美。所以,写海棠诗的苏轼心怀孤傲不平之气,写荔枝诗的苏轼则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颇为放达自适。所谓“南来万里真良图”,这远离朝廷、没有霜雪打击的南方,才是适宜于荔枝生长之地,回顾北方的霜雪之下被困的山楂和梨,真是粗俗之物了。
因此,作此诗的次年,苏轼再次吃到荔枝的时候,就更明快地表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月
揣着三月的牵绊
徐徐走来
依然花开倾城
增添了青翠葱茏
湖堤柳树
垂着千条翠绿的长辫子
在风中婀娜摇曳
临水照影
一抹含笑的温柔倒映在水中
随波荡漾开
燕子掠过柳条,叽叽喳喳
是在说自己很美,还是在说柳条很美呢?
小朋友们唱着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四月
天暖暖的
像个柔美的女子
温婉多情,又知书达理,
她常常带着春风在绿野上开心的舞蹈
绽放她的青春活力
她带着鸟雀在丛林中唱着欢快的歌
歌声悠扬过山谷
安静时她在花中甜甜的笑
思绪万千
随云雾在山中缭绕
她只把一帘心事与狭长幽深的雨巷诉说
她把眼泪洒在清明雨中
随后
她又平静了心绪
在风中莞尔一笑
看蜂飞蝶舞
看微雨花开
四月
是一首婉美的诗
吟而不倦
写而不腻
令人回味无穷
人间最暖四月风
多想
挽一袖春风入怀
吹开我心中的一朵花
一朵微笑的花
让它在阳光下妩媚嫣然
在风中摇落一季忧伤
在雨中细数岁月的柔情
人间最美四月天
多想
做一个如四月天般的女子
和你一起坐在花下
温柔的倚在你怀里
甜甜的笑着
看花开花落
看云卷云舒
看季风遣散流年的风尘
四月
真想
和你共赏
一朵微笑花开
聆听
一曲花的微笑。
你穿着粉色连衣裙,毫无征兆地出现。四月樱花绚烂飞舞中吹风笛的少女,我和你相遇在这个春天。
和你在一起,就像坐云霄飞车,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带我驶向何方。你说伴奏被你气跑了,非要我临时顶替,在你的小提琴比赛上为你进行钢琴伴奏。可是,我 已经很久不谈钢琴了,我听不见自己的琴音,按下琴键就仿佛坠入深海但我还是答应了你。那时,我并不知道,让我为你伴奏,是你十年来的愿望,也是我们会 相遇的原因。
我喜欢你不拘一格的演奏风格,你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的意义。音乐不只是乐谱在黑白键盘上的重现,而是演奏者对于乐曲的重新演绎。我喜欢你的小提琴,也喜欢你。但我只是你的友人A。
你突然在演奏中昏倒,住了院,还是吃很多会发胖的甜品,吃蛋糕还有朱古力。不在医院待着,拉我出去逛街,买很多漂亮信纸。活蹦乱跳,我以为你很好。你让所有人都以为你很好。
我终于愿意再次弹钢琴,去参加东日本钢琴比赛,碰到了从前的对手。再次比赛,很紧张,我从前不知原来比赛这么紧张,全身僵硬,只有手指无比灵活。我还是难以听到自己的琴音,但是听到别人的演奏,果然,音乐很有趣!
我想让你听见我的演奏。可是你,没有来。我的爱意,传达到了吗?
四月的樱花又开了,我收到了你的信,还有我们唯一的合照。你说谢谢我5岁时的演奏让你爱上音乐。我说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阳春三月,杏花刚谢,桃花尚未完全褪尽,接着槐花就开了。槐花一放,竞是满树的白,白的眩目,白得实在容不下丁点的其它的颜色。
若干年前,我与妻子曾经相约,每年这个季节来此观赏槐花的洁白,品尝槐花的香甜。并约定每年的这一天来,直到永远。结婚八年来,许多甜蜜美好的 记忆在脑海中保留的也已不多了,唯一清晰的,宛如一道风景线的就是这四月赏槐花。归燕呢喃嘀啾,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新鲜的故事,浅草里的踏青男女双双对对携 手同游,唱绿了一度又一度青山绿水。
又到了一年赏花时,我骑车携妻带子上青云山赏。
槐花。一路风景如画,春风拂面,沿弯弯的山路,飞弛而奔。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倍感春意盎然。顿时,心情冲动了,不知不觉中手上加大了油门,车速快了许多。妻忙督促慢点,慢点,平安即福。我回头看了一眼,风已吹乱了她的头发,黑发中竟夹了几根白发。春易去易归,人却青春短暂。心中不免有了几 分怅然。
来到青云山南侧,抬级而上,满树的槐花,满路的清香,泌透心脾。不时还有几只小蜜蜂嗡嗡的在身边翩翩起舞。儿子和我兴致颇高,大呼小叫,蹦蹦跳跳,妻子却忙着拉这个一把,扶那个一下,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小心点,心思已全不在这槐花了,妻子需要的是我俩的平安。于是,我想,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 人即不能存活于往昔的缠绵之中,也不能越出现实在非现实的世界里徜徉。我们需要的是亲人的呵护,心灵的相通。相知相伴那句最平凡的祝你平安。在这槐花盛开 的季节里,与其追忆流落的年华,不如两人互道珍重平安。这是我们的希冀,也是她对我和儿子最真挚的祈盼。
归去依旧是萋萋芳草,依照是暖暖斜阳。只是心中觉得温暖了许多,不觉车速也慢了。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你是人间四月天
借林徽因题赠任雨潇
四月的春雨,悄悄地来了,
我抬头仰望天空,虽然衣衫已湿。
没有愁怨与感伤,心中充溢着舒畅与希望,
清新的雨呵,真愿你滴落在我的心中;
夜深沉,满天星,
一钩浅金从灿烂的星汉中飞起,那是月。
我站立在清风徐徐的原野,星下的原野,
闭上眼,安睡在你的怀抱;
高山之巅,浮云飞絮,飘过青色的长天,
云的飘逸,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的歌声,似乎要乘着云远去,
飞遍人世的每一个角落;
五彩的花儿,开在山谷,清泉流经的地方,
蝶舞在花间,鱼游在水里,
山石伫立在崖上,千年不动。
他欲语未语,可我早已听懂了他们的故事;
四月的春雨,悄悄地来了,
我抬头仰望天空,虽然四月将逝。
我挥手与你作别,云因我而落泪,
星月因我而黯淡,山谷因我而变得阴晦,失去生机,
我永远会记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遇见你,是在你离去后的第十七年。你毅然离去后的第四年,我才出生。我们之间,有一条时间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可是在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在喧哗浮躁的尘世里读着你的文字,仍然有一份久违而似曾相识的感动在我鲜红的血液里奔腾,跳跃,无法平息。对于我来说,你是永生的,是无处不在的,透过书页上的一个个感性细腻的文字,我分明看见了你清朗的笑脸。
林徽因在诗中写: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当我轻吟着这句诗时,总会想起你和你的文字。
你的文字,总是变化多端、阴晴不定的。有属于小女人的平凡幸福,有属于作家的细腻轻柔,还有属于你自己独有的神秘含蓄。夜深人静时,我静卧于床上,在白纸黑字间听你用风清云淡的语调,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你和荷西,在撒哈拉坟场区的爱巢中,敲敲打打,尽力营造出你们心中的天堂。风携着黄沙在夜晚的沙漠中肆虐横行,却刮不走你们嘴边的微笑和心中的甜蜜。那时的你,是幸福而满足的,读你那时的文字,我也能感受到那份溶于血液里的幸福,平淡,真实,却浓烈到深入骨髓。
可是,美好的东西大多无法长久。大概是上天也开始嫉妒太过幸福的你了吧,冰冷的海水席卷去了你的挚爱,带走了你的他,也带走了你的心。于是,你的笔下又多出了一朵名为思念的花,在你对菏西的深爱的浇灌下,似疯长的常青藤,爬满了你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思绪。在阴雨连绵的寒夜里,读你悲伤欲绝的文字,总会下意识地裹紧单薄的春被,不由自主地陪你一起哀伤。尽管已经相隔了整整二十九年,可你的文字却依然如不败的花,在暗潮汹涌的悲伤中愈开愈艳,在遥远的天边化作一团化不开的烟云,刺眼的亮,把眼睛刺得生疼。
你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化作散发着墨香的铅字,构筑成一个独属于你的世界。读你的文字,会陪你一起哭,一起笑。所有的感觉都是不由自主的,你是高明的魔术师,我是你手中的提线木偶,你轻轻挪动一下指尖,就让我旋转,让我跳跃,让我哭笑交加。像一只迅捷的手,在我接触你的文字的那一刻,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令我动弹不得。可是,我愿意,因为我分明从你的手中,感受到了你的细腻温柔,敏感多情。被你抓住,被你的文字吸引,都是幸福的事情,我心甘情愿。
所以,才会如此深爱你的《倾城》,深爱你的《相思农场》,深爱你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份隐匿于文字中的感性随意,浪漫无羁,是你的标志,是我所有的梦寐和崇敬之源。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重的修饰,你的文字直白随意,带着小小的任性和神经质,无拘无束地在天地间驰骋。敢说,敢做,你从不服从于外界的纷扰和一切冗杂,你只会服从于你的心,大步向前,从不后退所以,在世事繁杂的今天,你依然存在于许多人心里。是那寒冬的腊梅,不羁而美丽不可方物,即使凋落,也能香如故。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来了,且让我去感受,感受这美景四月天。
四月的美是凝固的,它像一幅绿意冉冉的国画,淡淡的水墨散发着幽香,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草儿安静地伸展着,细柳轻轻的摇曳着,碧水柔柔地漾着清波,那闪闪的数不清的光斑亲吻着清雅的河水,圈圈波浪恬静地笑着,在河水的舞池中轻舞。
它不像烟花,丝绸般绚丽地铺展后瞬间化作一团青烟飘荡着消逝。它只是淡淡地在大地间渲染了一层,但它却是持久的,它能够让人静静地欣赏、品味,让人去用心地去领悟它充满灵性的美。
你可以轻抚那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去感受它的朝气,让这股朝气注入你的身心,振奋你的精神。
你可以凝望那一树一树的花开,去感受花开的喜悦,让这份喜悦绽开你的笑颜。
你可以轻嗅泥土的醇香,去体味它的柔软,让这种柔给你带来温暖。
你可以闭上眼接受春风的抚摸,去感受它母亲般的爱,让这爱醉了你的心田。
你可以坐在石阶上,凝望着周围所有的景象,直到你也融入这清秀的风景之中。
那种静谧的美,可以让你体会到大自然是多么清幽旷远,让你陶醉在这一幅动人的国画之中。
也许,四月的美可以舞动起来,但这需要你走进画中,做个画中的风景。
你可以拾起一个石子掷向河水中,惊起水中的鱼儿和你一起游戏。
你可以邀上伙伴,带上小帽子,去郊外游玩,欢声笑语在四月的春光中。
你可以在四月的花海中留个影,那花儿的芳香中你的笑容一定美丽灿烂相映红。
这时,那幅美丽的画儿就会随着你的心开始跳动了,它会围着你,给你带来无穷的欢乐。
你已经是四月美景的一部分了,当那些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烦恼的人望见你欢乐的笑容时,他们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眼神。
草,柳,花儿,水,还有你,都在这四月里沉醉,沉醉在这秀丽的春天里。
正是人间四月天。
【后记】
自然,因人而美。
当你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身旁普普通通的风景突然变的那样迷人。
有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生活处处都有美。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没有挥袖,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有的也许只是飞机着火时如凤凰的涅??。
永远地,悄悄地走了,但他也留下了很多很多。他的爱,他的憎,他对世界的描摹,他那水一般灵动的人生。
他对爱很执著,他的内心恰似千岛湖灵动的湖水,但却常年保持着一份生命所独特的色彩。
与张幼仪的结合,是那苦短而又快乐人生中一段不和协(谐)的变奏。家庭的逼迫,让两个毫无感情的人,走到了一起。志摩有唉有叹,却又不知向何人去诉说,毕竟,知心者很少。但他是幸运的,在剑桥,他遇到一生最重要的人林徽因。她知他,她懂他,于是他近乎悲悯的命运注入了一湾鲜活的清泉。他跳跃了。像孩子般的,他找到了爱。她与他在康河荡舟,她为他弹奏钢琴曲,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他近乎要向全世界宣布,他是最幸福的。
然而,徽因离开了他,志摩百思不得其解。在落日的余晖笼罩下的康河,他独坐船头,回忆这昔日的美好。他不禁仰天长哮(啸):情多是错,情多是错吗?志摩其实很明白,徽因要的只能是一段方正的人生。这一切,他不能给,他有幼仪还有两个孩子。
志摩迷惘了,但他又是清醒的,他要去找寻他的爱,在英国伦敦,他和幼仪离婚了。他要去给自己干枯的人生注入份温润迷蒙的水气(汽)。也许冥冥之中注定,有失去必有所得。他遇上了陆小曼,一个有夫之妇。但这个并不能阻止他们相知、相爱。《爱眉小札》中留下了多少志摩的心声,爱的心声。她是个敢于挑战的女人;于是他们结合了。
志摩可谓为爱找寻了一生,为爱而活了一生,他的生命就似水的蔚蓝,他的追求恰似水的灵动。几阵微风过处,轻轻地荡起涟漪,但深沉的内府永远藏着蓝色的人生三段不一样的灵动,与幼仪,那是水波的低谷,他不爱她,却拥有她;与徽因,那是水波的高潮,他爱她,却不能一生照顾她;与小曼,那便是平静的水面略加波纹,他爱她,他也伴着她。
志摩,一个旧中国水做的诗人,给了爱的国渡(度)一份艳阳天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作文300字
四月,深情的诗篇。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把他们的词兴诗情都奉献给了春这轴无与伦比的画卷。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古诗词,信手翻来,满眼尽是春的使者:春风又绿江南岸、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来江水绿如蓝、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之中有赞美的,有哀怨的、有欣喜的、有悲伤的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优美的。如果没有了这人间四月天,将是多么单调乏味的一件事儿啊!
古人赋予了四月许多美丽的名字:清明、谷雨单这两个就比二十四节气中的任何一个更为清新,更富有诗意和韵致。再加上诗仙李白脍炙人口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须知阴历的烟花三月便是而今眼下的暖阳四月,这令人对人间的四月天又平添了一份向往。
有了向往,就有了追梦。踏青,是四月天出行独有的词儿。虽已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景色,然并不妨碍与春天的亲密接触。躺在草地上,用心去聆听春的足音:风雨倾诉、溪流歌唱、鸟雀啁啾、草虫吟哦踱步花园,跟蜜蜂谈笑、和蝴蝶对话、与燕子聊天偶尔回首,蓦见竹外桃花,一个是碧绿滴翠的,另一个是粉嫩娇柔的,相映成趣。
走在街上,不见了缩着脖子、跺着脚取暖的人。脱下穿了一冬的厚重的棉衣,似乎一切烦恼、负担都随之而去,长舒了一口气,准备好迎接久违的阳光。太阳出来的时候,暖洋洋的,却并不耀眼,伴着微弱的风,有一种无限的惬意。正午时分,坐在公交候车亭里,不知不觉中已打了个小盹,伸着懒腰不愿从四月的春梦中清醒。忽地瞥见公交车到站,忙一跃而起,飞奔上车,在车上找一个有阳光的座位继续睡。等再次醒来,已过站许久。但我并不介意,古诗曰: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可见春睡总是要付出一点儿代价的,而这点代价和睡醒后的满足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所以我宁愿继续睡下去,因为没有别的时令比四月更让人有如此之浓的睡意了。
四月,除了阳光即是雨水。春雨,享有润物无声的美誉。诗圣杜甫的一篇《春夜喜雨》,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那样的喜悦!四月霏霏的雨,细而密,撩人春思。独自撑着一柄花伞走在雨中,总会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柔美少女撑着伞走在小桥上,留下的那嫣然一笑。然而我更喜欢淋这样的春雨。夏日的暴雨是淋不得的;秋冬两季寒冷干旱,即使有雨也冰冰凉,是我断然不敢淋的。因此只有走在这四月的春雨中才得以信步,闲适而富于情调。
四月末,是最可人的时节。一些花儿开得正浓艳,而另一些开得较早的则已经开始谢了。词赋中似曾相识的小园香径竟真切地在足下,软软的、轻轻的。于是我悠悠地漫步在这落花织成的锦缎上。不时地会有花落下,落在大地上,也落在我的肩头。置身花雨中,淡淡地透出一份雅致。默默中,念起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诗句,泛起隐隐的忧思和惆怅。不过很快我又陶醉在美景中了,更多的还是诗情画意。
文章来源://m.386h.com/shiyongfanwen/4082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