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范文网

导航栏

×
小学生范文 > 实用范文 > 导航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1

一、说教材

1.本框的地位:本书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是经济常识的起点课,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共分三节。第三节阐述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是全书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框围绕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展开论述,为学习下一框“价值规律的作用”奠定基础。因此,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目标设置:

(1)知识与能力: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掌握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着重理解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和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去分析相关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教育学生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

3.重点难点:

第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本课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另外,从本章体系上来看,价值规律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本课难点。首先:现实生活中,同种商品价格常常偏离其价值,不等价交换似乎到处都是。这里,理论和现实似乎出现了矛盾,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其次: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4.教材处理:在基本遵循教材编排顺序的基础上,个别地方做了调整,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再加工;同时选取部分课外资料,活化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

5.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受众是高一年级新生,普遍缺乏理论功底。一方面对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又较为活跃,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鲜活的事例又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取其“长”,而补其“短”是我这堂课的重要任务。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道理,尽量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很好地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主要采取设疑提问的方式,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问题,制造悬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悟出道理;本课教学时间为45分钟,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当堂反馈、课后作业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视频资料《长阳火烧坪蔬菜热销》

多媒体出示材料二:三峡晚报新闻《蔬菜遗弃带接近2公里》

提出问题:同地、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销售局面?蔬菜为什么会下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此问题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课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宝安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契机,以举办“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为着眼点,以郑局在中心新学期开学会议上提出的“强化全面质量关”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聚集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政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此履行“服务教育决策,导引学科发展”的职责。

二、主要工作

1、推进“一化”

推进宝安区政治学科教学教研的信息化,真正落实好网络互动教研工作,提高电子教研水平。本学期,将逐步建立宝安区政治学科教学网,qq政治交流研讨群,政治学科信息专用公共邮箱等,通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教研的即时性、高效性、便利性、互动性,做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2、备好“三考”

核心的工作是高三的高考备考。要充分调动全体高三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定时认真开展研究,学习课标、考试说明,探讨高考真题、摸索命题规律,洞悉社会热点,把握备考方向。

高二年级主要是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一是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把握好教学的“度”,以20xx年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样本,加强研究,力争落实到每个考点上。二是要依据考试的时间提前做好教学内容的安排。

高一年级主要是做好学期末的统考备考。高一年级的教学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扎实基础知识。

3、开好“三会”

科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通过召开定期的联席会议了解各校教学情况,共同制定学科教研计划,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集思广益,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打造我区政治学科的领军队伍。

考试质量分析会。通过对考试试卷的评价和考试质量的分析,及时总结我们在教学中做得好的一些经验做法,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高考备考研讨会。中心组成员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地开展高考研讨,及时给予高三一线教师指导。

4、上好“三课”

通过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优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活动,老、中、青教师同台献艺,帮教扶学,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经常深入到学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对某些薄弱的学校,可以采取蹲点的方式,集中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

5、做好“三事”

一是协助做好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相关工作。

二是协助做好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的相关工作。

三是继续做好举办“高中政治学习经典试题,探究命题思路、技巧、方法大赛”的工作和高中学生时事知识竞赛的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②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

③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

④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⑤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⑥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具有较扎实的双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四、学程时间安排

全学程共208周。其中课堂讲授128周,教育实习6周,社会实践(劳动与军训)6周,毕业论文6周,复习考试16周,寒暑假44周。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4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生活处处有哲学》。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处处有哲学》是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本单元以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为主线,设置了“美好生活的向导”“百舸争流的思想”“时代精神的精华”等内容,《生活处处有哲学》以生活实例讲了哲学的起源和功能,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哲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高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但这些观点大都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起源和任务。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从而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哲学的功能。

【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准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一:故事导入

PPT展示“古希腊人学哲学”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导入本框内容。这通过故事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首先让学生回忆孩童时期,他们所提出来的奇怪的问题,如“天会塌下来吗?天塌地陷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动物也在思考吗?”

学生回答之后,我进行引导:人们为什么会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会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代表发言。最后我进行总结回答,把讨论的主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产生,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首先用PPT展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其他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感悟到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案,直接引出思考问题: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说明了什么?最后总结引出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说,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解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逐层深入,对于初学哲学的同学们来说,有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生思考课本P6页伊壁鸠鲁的话:

“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并分组讨论,找出一些实例证明伊壁鸠鲁的话。比如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

环节三:巩固提高

PPT展示故事: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该事件内容是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总理批评工作人员解释太多,工作不看对象,最终要求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您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获得赞扬。

我进行设疑: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在国外能受欢迎?

学生能够讨论出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了解甚少,而对于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很熟悉,根据外国的实际情况,周总理灵活的应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哲学思想。

通过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指导我们正确地解决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我会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通过小结环节,使同学们对本节课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并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以“生活处处有哲学”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结束语: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政治生活》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参与的政治生活为起点,说明人民享有和行驶民主权利,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人民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行驶民主权利的表现,也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本单元与上一单元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框是学生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体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该框教学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关注《焦点访谈》,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有关的生成资源,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课程标准内容第二单元第6条"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合理性和途径分析;因此: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理解;特别是在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以及现象依然严重,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难点。

总之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原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发问题;又要高于学生,对于学生存在问题进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最后回归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并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注重实践性,力求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从而引导学生调查、思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增长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依法执教,我综合运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②讲授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③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调查本地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做法,来分析本地政府是否敢于接受人民监督以及怎样接受监督,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问题,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②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总之具体的学法融入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一)、教学基本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问题为中心和教师引导分析有机结合,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上,对于教材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并整合学生学习资源。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政府没依法行政怎么办?运用多媒体播放已看过的《焦点访谈》视频。

探究一: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众人关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公众关注问题。(学生举例事先准备有关案件,教师点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意识。)

环节2、情景分析 (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二则: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问题:

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佳统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

(一)《文化生活》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生活与哲学》

1.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在能力目标上,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文科普通班、文科艺术班、理科班等,其中理科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好一点,但由于政治只有会考,没有高考,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文科班的学生因为政治列入高考,学习态度会好一点,但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则相对薄弱。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最差的是艺术班。总之,目前我校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这为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2.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及应试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些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4.文科班前半期学习《文化生活》,后半期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两个单元。理科班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文化生活》,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余下的时间作会考总复习。本期《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参与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选取优质的题目,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工作要点

1.加强时政学习,特别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定、方针政策的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2.认真学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

3.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学生在理论上奠好基,在行动上导好航。

4.搞好常规教学,落实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际。写好课时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反思。

5.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确定教学方法和课时教案,做到有的放矢。

6.加强教师间教学交流,积极开展“苦练内功,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认真组织并落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注重其质量,主要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突破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群策群力,形成最优方案,构建高效课堂。

8.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主讲者认真准备,听课者认真听课,作好笔记,课后客观公正评课,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陷,相互学习、借鉴与帮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9.搞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统一教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阅卷。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10.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开展学生体验性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1.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提高学生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要组织完成好学校、年级、学科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包括年级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和本学科的单元考试等命题和阅卷,搞好质量分析,找出亮点和缺陷。学完一门学科搞好学分的认定和上传。

13.做好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在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要热情关爱青年教师,特别是在业务上,给他们一定任务,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14.落实好对学生的辅导和作业的批改。辅导学生,按时到位,耐心细致,认真讲解。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全批全改。

15.积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多思考,善总结,勤动笔,积极撰写教学经验和科研论文,提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课是《经济生活》内容的第一堂课,讲述货币的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只有懂得货币,才能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有了解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才能为经济常识以后各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外,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2、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确定了如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知识目标是:识记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货币产生的过程。

②根据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及涉世不深、阅历浅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教育要求,确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全面的观点认识一般等价物、货币和商品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③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和某些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3、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为货币的本质。因为只有懂得了货币的本质,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价值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货币有正确认识,抑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难点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货币产生前金银只不过是普通的商品,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但后来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商品都要货币去交换,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

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时,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演示,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合作探究法: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③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等多种方法,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凡是学生能读懂、能说得出、能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来做。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方法:

1、“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读议领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同本课内容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高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为什么人们离不开货币?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使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得出,货币是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探究一】

(一)商品的含义:

1、从现实生活来看,我们拥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众多的商品中,这些商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探究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并学会判断商品和普通物品、劳动产品的区别。一是劳动产品,其次必须用于交换。

3、分析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商品之间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生产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而这种体力和脑力是没有差别的,是任何商品的生产所共有的。

4、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探究二】

情景教学法

(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1、利用幻灯片演示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a。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

得出:两人都能成交——偶然的物物交换

b。如果这几个人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

得出:双方都互相需要——扩大的物物交换

c。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办法吗?

得出: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即最好的办法是媒介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让学生谈谈他对这种交换的感受,并概括总结提高交易成功概率的办法。

最终找到解决办法:寻找大家相对比较乐意接受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2、这里须明确一个问题:

一般等价物,首先明确它是物——商品;其次,等价(物)说明该商品可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最后,一般(等价物)——它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

自主学习法

(三)分析比例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揭示货币的本质

1、多媒体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缺陷。

2、展示课件,说明金银的优点,揭示货币的产生: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的产生过程。

得出: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是货币与其他商品的本质区别,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归纳小结

教师点拔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框知识的重温与梳理工作,然后教师操作课件把货币的产生过程逐步展现出来,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5、分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因为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因为金银并不是一来到世界就成为货币的。

(2)“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是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或者说金银天生就具备了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6、自我发展、开拓视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货币发展史,了解货币发展的有关知识。并尝试说明:作为比黄金更贵重的“白金”为什么没有成为货币。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自从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同一切商品相交换,所以它是财富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货币称为钱,提起钱大家都知道,它的作用可不少,到底有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预习下一框题:货币的职能。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并明确和掌握传统文化概念、传统文化表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传统文化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等核心概念及原理(重点)。

能力目标:

在探究试题的过程中,提升考纲考核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文化生活主观题基本解题方法。(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析看待传统文化。掌握辨证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难点:培养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时政导入】

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时政热点,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本课并引起学生兴趣。

思考所反映的文化生活知识点。这种导入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二)【考点导航】

列出本课《考纲》所涉及的4个考点,并强调重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学生思考,与学案基础知识对号。

(三文化传承性与文化发展————4课——————第二单元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网络构建】

引领学生分析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同时突破重点、难点。从而认识到本单元在本书中的重要地位。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投影展示本小组的网络构建图,其他小组补充。构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为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幻灯片:

(五)【真题与模拟题剖析】

(六)【聚焦热点—————城镇化失落乡村文化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

(根据时间情况可能处理4个选择题)

(七)【提升演练———变式训练】

考察学生对知识及解题的思路方法的掌握程度,巩固上题的解题方法。文化生活认识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与所构建的知识网络所呼应。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的点拨提高能力。

例题:

教师活动:

1、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线索,构建本课知识体系,通过对比,找到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实战演练高考试题,并进行小组展示与点评;

3、师生共同梳理主观题解题思路,归纳整理关于构建知识体系;适时补充。

4、仿照高考命题思路,结合给定材料,小组探究并给出答案要点,进行展示,点评。

学生活动:引领学生思维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小组合作构建知识体系,合作探究,实战演练,重现思维,归纳提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9

一、说教材

(一)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内容是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与消费”的相关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一课是继上一单元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通过分析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巧妙地把消费过渡到生产。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第二框的内容为第七课第二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二)对本节课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由上一单元的消费问题引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由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引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内容,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生产在经济生活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下一课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能够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难点: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间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对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在概念上,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很抽象,于是四个环节间的关系更是难以把握,尤其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因此把这一内容作为本框题的教学难点。

(五)教材的处理

① 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点,培养阅读的能力。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展示跟内容有关的材料,并坚持一材料多用的原则。这样既直观,又能体现例子的典型性和精练性。

③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几个探究。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联系已学的知识,提炼观点,这有利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④使用传统教学来分析相关的重难点,这样能够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教学方法:

这一课的有关内容,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本已经有所表述,高一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其实并不感觉陌生。但是,高一学生对的判断、分析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较为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

1.讨论教学法。

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案例分析法

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并且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演示法

理由: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及视频资料,能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三、学法指导:

1.探究性学习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愿学、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案例分析法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流程

I. 导入新课(2-3分钟)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让学生分类说明,并引出话题: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经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商品和服务必须通过生产创造出来。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II. 讲授新课(35分钟)

1.教学任务一——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课本29页漫画“今非昔比”,然后设问,并请同学讨论:

1、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汽车,打不了电话?(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在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什么问题?(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汽车比马车快得多,高档的多,说明了什么?这种变化得意于什么?(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假如没有电脑的出现。人们会不会有上网的冲动?这说明了什么?(为得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设计说明: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正确结论,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任务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29页探究活动2的文字材料,并讨论分析“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共同得出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为什么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教师对这些例子进行点评,并总结: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起着导向的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并举例本县的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设计说明: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分析案例,通过学生的举例,教师的点评,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观点,也突显出教材的精神,贴近生活,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任务三——社会再生产

用多媒体展示问题: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的地停止呢?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思考,从而引出话题“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并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指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并用多媒体把这四者的关系展示出来。

设计说明:设计这个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

4.实施教学任务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正因为生产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学生们阅读思考书本30页的资料,以及多媒体中展示的我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的比较,让几个同学对比谈谈感受和变化,然后引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设计说明: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懂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能力。

5、课堂小结(2-3分钟)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属于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为最后一框题《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这两个问题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鉴于当前思想多元化,各种不良文化对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本课的难点问题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②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计划采取一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探究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流程:

整体思路:

(1)展示故事,情境导入

(2)讲述明星成龙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搜集地震中正反两方面的素材,对比钟南山和犯罪分子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感悟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奉献意识。

分步思路:

(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小故事,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

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问: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

(设置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价值与价值观

(二)开始新课

第一目、人的价值,其逻辑顺序是价值的基本含义—————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探究活动1、关于价值的基本含义的教学:探究活动1图片展示今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袭击台湾造成特大水灾、大陆在第一时间捐助钱、食物、板房以及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

设置探究问题:

①这些物资和演艺明星的义演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

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务的价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总结概括出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价值的区别和哲学价值的含义。

板书:

1、价值的含义、区分哲学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

设计依据:以最新的热点材料切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2、关于人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这一部分是本框的重点。本部分的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合作探究来突出这一重点。

探究活动2:图片展示8月17日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介绍影星成龙为赈灾晚会负担所有开支(420万新台币)。有数据表明,成龙前后共捐慈善款8亿3千万左右。在中国共捐建了75所学校。

播放视频:访问成龙,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到达灾区的成龙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在成龙的电影中,主题都在宣传正义和善良,同时他又不断的宣传中国化的东西,又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早在2003年,成龙就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设置探究问题:

①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一样吗?

②从成龙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是什么?

③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熟悉的明星的事例设置情景,容易引起共鸣,通过讨论和合作探究问题,自然得出结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板书: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逻辑顺序是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两方面的表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本目题主要设想,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课上探究活动,锻炼其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和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的表现,并初步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探究活动3:课前把全班分为2组,搜集汶川地震中灾区正反两方面人物的表现,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说明搜集理由并做简单评价。

设置探究问题:事例中的同学和老师的活动受什么观念的支配?是什么使这些同学和老师在危难之中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搜集材料和课上的合作探究,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认识和改造世界

3、对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作用

探究活动4:图片展示科学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和甲型流感方面的事迹和最近原赤峰市市长徐国元受贿审判案。

设置探究问题:上述图片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板书: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教师小结:价值观是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奉献,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通过“我的收获”环节的设置,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顾本课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知识,谈谈自己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

(四)回归生活、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案例,撰写小论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真谛》

五、效果分析:

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误区: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区别:价值是事物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客观范畴;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主观范畴。联系: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和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呢?这些文化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板书: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环节二:新课讲授

【展示案例】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对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文化对当前经济政治的影响?

提问: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对当时的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与当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和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的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师:文化除了对于经济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展示视频】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的纪录片。

教师提出问题:中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理?纪录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展示案例】图片展示景观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展示图片】迷信算命害人不浅主题漫画和弘扬航天精神给人们带来的鼓舞作用的图片。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两幅图片展开讨论,不同的文化对社会有着怎么样不同的`作用?

学生回到(略)

教师总结:通过图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迷信算命的落后文化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航天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先进的、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列举案例: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怎么样影响了你?又是怎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明确了腐朽、落后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在日常社会中要努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针对不同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影响做一个小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http://m.386h.com/shiyongfanwen/7972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