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社会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能力。在写作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什么?我们将为您介绍有关“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三年级”的内容接下来请看,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您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今年的元宵节,是在防控疫情中度过的,虽然人们不能像往年那样参加大型聚会,但我家依然充满着节日热闹气氛。
爸爸妈妈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餐。爷爷坐在沙发上,一会儿津津乐道给我讲元宵节的来历,让我听得入迷;一会儿说出谜语让我猜,什么齐唱、元宵、煤球和元宵一样各打一成语。我搜肠刮肚地猜啊,全家人七嘴八舌帮腔,一片欢声笑语。
吃元宵啦!妈妈端出了热气腾腾的元宵。我赶紧帮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盛元宵。然后,我把小雪球似的元宵咬上一口,哇,真香啊!那香糯甜美滋味回味无穷。看着一家人团圆的情景,爸爸有感而发:祝我们一家人像元宵一样团团圆圆,祝我们的生活像元宵一样甜甜美美。全家人都由衷地鼓掌。这时奶奶提议让我表达此时的心情,我脱口而出:元宵节家团圆,男女老少尽欢颜。美美的月亮挂天边,满满的幸福涌心田!又是一片掌声。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元宵节啊!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家安康,过了元宵节就等于过完了新年。
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其实古时候的元宵节不只是是元宵,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满清入关后,宫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办灯会的习俗已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节,除了提灯笼、吃元宵外,当然各地都会办的就是猜灯谜。在如今各地都有许多不同型态的节庆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单的变成每年固定举办的民俗庆典活动,也象征着年节即将告一段落,代表过完元宵后,又将是上学、工作的开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今年的元宵节刚好是星期五,所以我一放学妈妈就带我去一墨阿姨那里。今年我们有三家人一起过元宵节。
元宵节从前的活动有猜灯谜赏花灯吃汤圆,现在还多了两个,一个是放烟花,另一个是看元宵节晚会,但是今年的元宵节,我这些事都没做。
一墨阿姨,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晚餐。晚餐后,我们就开始玩游戏了。我们各自用乐高拼枪,我拼的是一把改良版的冲锋枪,它的枪身是五彩缤纷的。它的红点瞄准镜,是由一组紫色的方块拼成的,就像一双冷静有神的眼睛瞄准敌人。它的枪把是由粉色和蓝色组成的,就像一个渐变的楼梯。拼完枪以后,我们就开始游戏了。我们跑上跑下,跑得满身大汗,也不觉得累,我们玩几局,就换一个规则和队友。一直玩到了12点还不肯走,还依依不舍的。
这次的元宵节,虽然没吃汤圆,但是我还是度过了一个特别、快乐的元宵节。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城一片火树银花,但自己的眼睛却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尔飘过几朵暗云,自己仿佛看到了月儿被隐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儿。及分钟过去了,月亮还是没露脸,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这回不可能看错了!
之间一块天空变成了银灰色,月儿竭力把清辉从云边上放射下来,给暗影添了一圈银色的光环,像是一条游移不定的丝带,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了一会儿,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云雾。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好似白璧无瑕,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洁的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际的天空才能寻到几颗星星,像镶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月朗星稀。奔腾了一天的长江平息了,轻轻的流淌着。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镜,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铺上了一层霜。
此时,自己仿佛已经远离阵阵爆竹声,好像即将飞到月亮上去了。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今天是元宵节,我们不吃元宵,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舞狮。
爸爸告诉我:汉章帝时有一头金毛狮子,使者扬言,若有人能驯化狮子赏一万两金。汉章帝让三人去驯狮都没有成功。狮子还把官人弄伤,为了不让使者生气,汉章帝命人假扮狮子,成功驯化了狮子,解决了一场危机。后来百姓认为狮子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就有了今日的舞狮。
现在舞狮开始了。一共有两只狮子,一黄一红。我最喜欢红色的狮子。两只狮子一下子就跳了上去,在上面打斗着,眼看红狮子要掉下去了,我急得抓耳挠腮。还好红狮子没掉下来,又踩着黄狮子的头上去了,见到这样我连忙拍手叫好。两只狮子像骤雨一样在木桩上跳来跳去,一会儿摇摇头,左右舞动着。一会儿又开始打架,过了几分钟又来了一个后空翻,两只狮子在舞台上跳上跳下,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看着精彩的舞狮,我想: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子孙,我一定要把舞狮传承下去。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全家会聚在一起吃汤圆、看花灯还有猜灯谜,非常热闹。
白天的时候我和妈妈说好今年也让我帮她一起做元宵汤圆。通常我们吃的汤圆有两种味道,甜的是芝麻馅的,咸的是肉馅的。不论是哪一种汤圆,看起来都很好吃。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大大小小圆圆的汤圆。之所以汤圆一定要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元宵节吃汤圆,新的一年全家就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吃好了汤圆后,我们就去街上看花灯,到了看花灯的地方,我惊讶地说:“哇!好多的花灯啊!”花灯有各种各样的,比如说:兔子灯、大红灯、状元灯等等琳琅满目。好多小朋友们都手里拿着兔子灯欢快地在街市上跑来跑去。
晚上,爸爸还给我讲了元宵节的来历,原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今天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希望每一年大家都能团圆过元宵。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我们家也不例外。
早晨,我们把昨天买的汤圆皮和汤圆馅拿了出来,开心的包起来了,首先我们把汤圆皮搓成一个小球,捏成一个像碗一样圆的皮,接着把馅搓成一个更小的球,然后用刚刚捏好的汤圆皮把馅包起来,搓成一个圆球,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接着我们还做了玫瑰馅的,煮好后的汤圆,我们给它淋一个巧克力浴,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脆皮巧克力汤圆,别看这两样小东西可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呢!做好后,我看了看可爱的脆皮汤圆,忍不住吃了一口,那巧克力脆脆的,汤圆中的馅从口中爆出,那味道,直接把刚刚的累和辛苦都给消灭了,原味汤圆香香糯糯的,又软又香。
下午我们就在家里看电视。晚上,吃完饭后来,我们去夜市看花灯,一眼望去,简直不知看哪儿,因为种类太多了,各式各样的,有可爱的兔灯,还有美丽的花灯,粉粉的桃灯…热闹极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群。
我喜欢过元宵节,你们喜欢吗?
“今年元宵时,又与灯依旧。”我最喜的元宵节如约而至。
元宵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去看花灯。一进公园,印入我们眼帘就是一朵朵巨大无比的百合花、太阳花、牡丹………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各式各样的花灯一群群,一列列,像给公园画上了一道道弯曲的彩虹。
当我走到“百合花”面前时,发现花茎是青绿色的,直直的站在草地上,茎上有一条条花纹,它的左右两边各有一片叶子,他们在向你招手,仿佛在说:“大家节日快乐!”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牡丹花,它们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好像在一边跳舞一边说:“大家元光宵节快乐…”
过了好久,街上还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眼望不到人流的尽头。
夜越来越深了,彩灯也越来越耀眼,街上的人慢慢变少了,我只能依依不舍地走了,结束了这次元宵节的赏花灯。
这次元宵节真是过的既充实又有趣呀!
怎么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呢?作文是表达自我和思考能力的精妙方式,保存作文是珍藏文字的力量记录人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一篇好的作文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写作时的心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元宵节”,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今天早上起床,妈妈说要下元宵吃。我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爱吃元宵的啊!
妈妈先往锅里倒上一大半的水烧开,再接二连三地将元宵宝宝们放进锅里泡温泉。没过多久,妈妈掀开锅盖,一股热气便迎面扑来,一个个元宵宝宝在沸腾的水里跳起了芭蕾舞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个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里那洁白无瑕的元宵宝宝们有大有小,个个都从水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舀了一个小的,靠在嘴边,吹了吹,送进嘴里,再一咬。啊!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浓汁都流了出来。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饱饱的肚子,满意极了!
汤圆,在元宵节也叫元宵,妈妈在元宵节那天都会给我们做。
妈妈做的汤圆有猪肉馅的,芝麻馅的……那味道真是太美妙了,我最喜欢吃猪肉馅味道的。
妈妈先把汤圆粉倒进盆里,倒入适量的水,搅拌一下,和成面团,分成几个小面团,搓成小球状,用手指做成像帽子一样,加入喜欢的馅料,再放入锅里煮,等到全部汤圆都浮上来,就可以吃了。尝一口,黑芝麻就沾在嘴上,甜滋滋的,美味极了!
元宵节不仅可以尝到美味的汤圆,还可以看花灯。花灯有龙的、羊形的、花形的……各种各样,把黑夜照得像白天一样。
我们还去看了舞狮,当中有年轻的小伙子,也有年迈的老爷爷,他们各自穿着金黄色的衣服,拴着鲜红的布条,个个神气活现,狮子仿佛活了一样,快乐地舞起来。掌声也此起彼伏,欢乐声荡漾在空中。
元宵节还少不了猜灯谜,就是把题目写在纸上,放进灯里,猜对了就可以把灯带走,我也和妈妈一起去猜“外面黄,里面白,打一水果。”我一口就报出了谜底,大家都夸我厉害,我心里乐翻了。
我喜欢快乐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这喜气洋洋,灯火通明的狂欢节里,人们都要放鞭炮,迎龙灯,好好庆祝一番。
夜幕降临了,人们开始在大街小巷里迎龙灯。龙灯有长有短,可都装扮得十分漂亮,它们在小城街道上穿梭,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夜空,代表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完美愿望。烟花如火箭般地飞上天空,在空中构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好似一朵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绽开笑脸;有的又如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玩耍;还有的像满天星,闪闪烁烁,虚无缥缈……
最抢眼的还是要数孔明灯了,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每盏灯代表着期望与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蓝天中摇曳。它们飞越千山万水,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带给远方的人们。
元宵节的月亮也格外地明亮,晚会的节目也精彩纷呈。今年的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明年的元宵节我必须要亲手迎龙灯,给元宵节增添一片生机。
“弟弟起床啦,今天是元宵节,妈妈要教我们包汤圆,还要给我们出灯谜呢!”我兴奋地喊着。
弟弟听了立刻翻身起床,拉住我的手一边跑一边喊着:“妈妈,妈妈起床了,我们快包汤圆吧。”妈妈无奈地坐起来说:“好好好,我现在就起来教你们包汤圆。”
妈妈先把和好的面粉分成一个个小圆球。妈妈教我们用大拇指把小面团捏出一个凹形的洞,再把用芝麻、花生、糖和猪油做成的馅儿放进那个洞里,再把它封好,重新搓成一个小圆球。刚开还不太会,我总是把汤圆捏爆了。在妈妈细心的教导下,我终于学会汤圆啦。
包好了汤圆,妈妈说来猜灯谜吧。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我最喜欢猜灯谜啦。”
妈妈出的题目是一串数字23456789,打一个成语。弟弟挠挠头说,这可怎么猜呀?我想起有一次老师说过这个谜语,谜底就在数字的收尾,我兴奋地问:“是不是缺衣(1)少食(10)呀?”妈妈笑着对我点了点头。
今天真是个愉快的节日。可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我们玩了一整天,可我觉得才过了一小会儿呢。
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家安康,过了元宵节就等于过完了新年。
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其实古时候的元宵节不只是是元宵,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满清入关后,宫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办灯会的习俗已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节,除了提灯笼、吃元宵外,当然各地都会办的就是猜灯谜。在如今各地都有许多不同型态的节庆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单的变成每年固定举办的民俗庆典活动,也象征着年节即将告一段落,代表过完元宵后,又将是上学、工作的开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今年的元宵节刚好是星期五,所以我一放学妈妈就带我去一墨阿姨那里。今年我们有三家人一起过元宵节。
元宵节从前的活动有猜灯谜赏花灯吃汤圆,现在还多了两个,一个是放烟花,另一个是看元宵节晚会,但是今年的元宵节,我这些事都没做。
一墨阿姨,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晚餐。晚餐后,我们就开始玩游戏了。我们各自用乐高拼枪,我拼的是一把改良版的冲锋枪,它的枪身是五彩缤纷的。它的红点瞄准镜,是由一组紫色的方块拼成的,就像一双冷静有神的眼睛瞄准敌人。它的枪把是由粉色和蓝色组成的,就像一个渐变的楼梯。拼完枪以后,我们就开始游戏了。我们跑上跑下,跑得满身大汗,也不觉得累,我们玩几局,就换一个规则和队友。一直玩到了12点还不肯走,还依依不舍的。
这次的元宵节,虽然没吃汤圆,但是我还是度过了一个特别、快乐的元宵节。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明古国,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光是传统文化节日就有许多,有中秋节、春节、端午节……我最喜欢过元宵节。到了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外公家包汤圆。到了外公家,外公说:“我已经准备好包汤圆原料了。”
我先把粉洒在桌子上,把糯米在粉上滚一滚,再把芝麻放进糯米里面,然后把用糯米把芝麻包好,这样,一个汤圆就做成了。我把做好汤圆放在碗里,妈妈把汤圆进锅里,煮了一会,汤圆浮了起来,她把汤圆端了出来,汤圆甜丝丝,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我身为中国人,我就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只是最后一句点题,给人感觉有点跳跃,怎样从元宵节恰如其分地引申到传统文化,中间还需要有一个小小过渡哦。
“我最喜欢过元宵节”这句话前面如果能再加入一个表示转折关系词语,比如“但”,表达效果会更好哦。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城一片火树银花,但自己的眼睛却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尔飘过几朵暗云,自己仿佛看到了月儿被隐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儿。及分钟过去了,月亮还是没露脸,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这回不可能看错了!
之间一块天空变成了银灰色,月儿竭力把清辉从云边上放射下来,给暗影添了一圈银色的光环,像是一条游移不定的丝带,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了一会儿,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云雾。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好似白璧无瑕,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洁的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际的天空才能寻到几颗星星,像镶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月朗星稀。奔腾了一天的长江平息了,轻轻的流淌着。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镜,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铺上了一层霜。
此时,自己仿佛已经远离阵阵爆竹声,好像即将飞到月亮上去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我们家也不例外。
早晨,我们把昨天买的汤圆皮和汤圆馅拿了出来,开心的包起来了,首先我们把汤圆皮搓成一个小球,捏成一个像碗一样圆的皮,接着把馅搓成一个更小的球,然后用刚刚捏好的汤圆皮把馅包起来,搓成一个圆球,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接着我们还做了玫瑰馅的,煮好后的汤圆,我们给它淋一个巧克力浴,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脆皮巧克力汤圆,别看这两样小东西可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呢!做好后,我看了看可爱的脆皮汤圆,忍不住吃了一口,那巧克力脆脆的,汤圆中的馅从口中爆出,那味道,直接把刚刚的累和辛苦都给消灭了,原味汤圆香香糯糯的,又软又香。
下午我们就在家里看电视。晚上,吃完饭后来,我们去夜市看花灯,一眼望去,简直不知看哪儿,因为种类太多了,各式各样的,有可爱的兔灯,还有美丽的花灯,粉粉的桃灯…热闹极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群。
我喜欢过元宵节,你们喜欢吗?
文章来源://m.386h.com/xiaoxuezuowen/6845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