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小小旅行家,从小周游了不少城市,特色美食也品尝了不少,但在众多美食之中,除了西双版纳的烤鱼让我留念至今,几乎没有一种美食抵得上我近期喜爱的一种小吃了,这美食我看用美味一词形容已经不恰当了,叫绝味反而更贴切些!
是什么东西,让我这个挑剔的纯吃货如此赞不绝口呢?哈哈,这就是妈妈老家贵阳的特产香辣丝,这个香辣丝非同一般,它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却又十分的繁琐,让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吧!首先,将红辣椒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把它们晒干,再在每截辣椒里面加上芝麻、花椒粉、食盐腌制入味,入味后将辣椒裹上蛋清放入精制的一级大豆油里煎炸,这样,美味的香辣丝才大功告成。想必我介绍到这里,很多和我一样的吃货已经垂涎欲滴了吧!哈哈,下面我再具体描述一下这香辣丝的味道,相信亲们看后口水一定直流三千尺了!将一颗香辣丝轻轻含入口中,舌尖会有一股咸咸的,带点辣味的感觉,这咸味恰到好处,用牙齿轻轻一咬,咔嚓一声,芝麻加上辣椒的香味立马会在口中缓缓散开,口中会有一种又香又咸又辣的美妙感觉,让你欲罢不能,越吃越想吃
这绝味美食是妈妈的堂妹前几天从贵州带来的,不到两天家里的几罐就被我们一家三口一扫而光,尤其是我,玩电脑的时候,我会吃上一口,写作业的时候,偶尔也会来上一口,吃饭的时候就更别提了,海南每天三十六七度的高温,吃什么都索然无味,吃饭的时候配上点香辣丝,顿时让我的胃口大开,爸爸妈妈更是把它当做下酒的小菜
哈哈,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吃货想一饱口福的?什么?你没有亲戚在贵阳?不用急不用怕,亲们可以直接在淘宝网上搜索贵州特产香辣丝,足不出户就可购买了。现在,还有什么能难住我们这些伟大的吃货呢?亲们,赶快行动吧,别忘了,在你方便的时候顺便帮我带两瓶哦!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清晨,太阳还没有爬上来,似乎很吃力,很吃力。空气中却早早荡漾起了烤地瓜的味道。为什么这画面那么熟悉,似乎,仿佛哦,几年前的那块地瓜就是这个味道,甜甜的。
几年前的那个冬天,寒风、白雪,诠释者寒冷的意义。踏着雪地里别人遗留的脚印,牵着表妹的小手,一步步,走向学校。
校门口,我看见了你。
你依然穿着那双破旧的棉鞋,似乎又多了几个洞,紧接着是一件大宗笨重的大衣盖到脚面,头上是一顶极不协调的帽子,布满老茧的手上却没有一双手套,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皱纹早已爬满了额头,却依然乐呵呵的在你的小车边忙着摆弄什么。那是一只经自己改装后的铁炉,炉子里不时地冒出火花。你在烤白薯。
这时,你突然抬起头,你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你,你笑了,我也笑了。你拿起了一块地瓜,是很大的那种,然后,用那双格外大的手笨笨的掰开,给表妹一半我一半。
我接过地瓜,顿时,一股暖流涌进心头,天不再冷,路不再难,一块地瓜温暖了整个冬季。
转眼到了夏天,你又开始销售雪糕、水果,而我们,却永远是你的免费顾客。大人们当然是不愿意的。是啊,你个人挣钱的确不容易啊!就像那块地瓜,我不知道你一天早晨能卖几个地瓜,也不知道一个地瓜能挣多少钱,只是知道你从来都没有吃过自己烤的地瓜,从未欺骗过别人。而你,用一块热乎乎的地瓜,温暖了两个小女孩的心,温暖了整个冬季,而我们,却没有说一声谢谢,没有叫一声三姥爷
也许,我并不了解你,不了解那个冬天穿大衣的人,不了解那个送我的瓜的人,不了解,不了解,直到有一天,突然听说,你走了,去了天的那一边,没有忧伤的那一边。也许在那里,就没有人让你买烤地瓜,也就没有收到你送地瓜的那女孩了吧。
去你家的那一天,你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依旧是你,只是看不见你的脸,你却再也不会送我一块地瓜。
我没有哭,表妹也没有,也许我并不了解你,有的只是一块烤地瓜的情意吧!但是,那段烤地瓜味的回忆,却永远不会变
一个冬日的清晨,一个女孩带着露出五指的那种手套,捧着一块烤地瓜站在校门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仿佛在思念着什么,却再也想不起,他是谁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首先是不时听到了爆竹声,或远或近,此起彼伏,人们一听到爆竹声,就会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脸上洋溢着过节的欢乐。
再就是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现在人们都富裕了,因此在置办年货舍得花钱,买鱼、割肉、买蔬菜,买上后用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往家里带。家家户户的储藏室里塞的满满的。
那些奶奶和大婶大妈们,则忙着在家里蒸馒头,蒸年糕,还有的在炸鱼、炸肉、炸丸子。满街上飘着香味。
还有些人家,已经把大红灯笼高高挂了出来,红红的灯笼映着大家的笑脸,真是热闹。
还没过年,年味已经浓浓的了。
作者:王琦
有人说:饱尝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乐。在以前我愿意经历寒冬,是因期盼呼吸过年的味道。现在春节一到,四处张灯结彩,炮仗声声,人来人往,随处可见洋溢着幸福的脸。虽然空气中的年味浓到极致,但是又感觉过年似乎离我很遥远。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甚至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都过年,但是现在想想当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卫生,添置物品;娃娃们呢,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构 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的 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吃着团员饭有说有笑的看着联欢晚会,在零点钟声响起时会和约好的小伙伴出 去放鞭炮像我这种不敢点鞭炮的人就会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小伙伴们还经常嘲笑我现在想想真那时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盘热乎 乎的到这香气的饺子在哪里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饺子因为据妈妈说在饺子里会吃到硬币会得到更多的压岁钱
但是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的完全不同了。小时候还没到年底家里都会打扫购置新衣服但是现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扫除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东西都没 必要去收拾现在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很安静看着晚会偶尔 会发出些笑声敲了钟该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会下去争着抢着出去放而现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纠结着谁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四 会美声么不同不过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似乎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文章来源:http://m.386h.com/xiaoxuezuowen/9711.html
更多